第七百三十五章 徹底釋放公檢法

無論張斐出現與否,對於趙頊而言,這官制改革,那都是勢在必行,可想而知,王珪之所以上這一道奏章,肯定也是趙頊授意的。

其中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這皇帝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想要自己做主,不願意再躲在王安石背後。

其二,趙頊要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他的政治理想,其實就是兩場戰爭,對西夏,對遼,當然,目前主要還是對西夏,他暫時也看不到能打贏遼國的希望。

但無論如何,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將全國上下團結起來,使得整個國家根據自己的意志行事,換而言之,就是要掌控大權。不管是漢武帝,還是唐太宗,都有這方面的準備。

只不過唐太宗本人就是一個軍事天才,他的準備就相對較輕松一些。

其三,就是精簡官吏,提升效率,同時減少財政支出,為以後的動員打基礎。

張斐當然是知道元豐改制,這一點,對於後世制度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只不過被王安石掩蓋了一些光芒。

但是,如今這情況發生變化。

歷史上元豐改制前,趙頊是通過王安石,打破了舊秩序,然後他再親自出來主導改革,也就是說,當時他已經掌握大權,什麽文彥博、司馬光等所有反對派,全部清除出去,這裏面也包括王安石。

如今可不一樣,朝中現在是處於一個均勢狀態,王安石也沒有做到權傾朝野,司馬光他們不但沒有被貶,同時權力還更大了。

而這都是因為公檢法的出現。

不過,公檢法也給趙頊提供了另一條改制的道路。

那就是利用公檢法去進行官制改革。

其實不管這官制是怎麽改,本質上還是君權與相權。

太祖太宗建制,真宗、仁宗放權,導致目前北宋朝廷,出現兩種情況,第一,就是機構臃腫,效率非常慢。第二,相權過大,因為目前三省官員不具備實權,全部都是聽從政事堂的,再由宰相跟皇帝議事,皇帝是無法直接下令三省。

這兩點合在一起,就導致沒有宰相點頭,這皇帝的政令,光在三省都不知道要轉多久。

這就是為什麽要設制置二府條例司,這邊就是王安石一個人,這期間的新政政令都是往制置二府條例司走,等於是繞開政事堂和三省。

但制置二府條例司肯定只是一個臨時結構,要不然的話,王安石的權力根本無法控制,那邊一群宰相說了算,這邊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這只是一個臨時計劃,如果削弱相權,還是通過官制改革。

但如果精簡機構,宰相的權力將會進一步擴大,因為相權本就越來越大,臃腫的機構也是在限制他們。

如何在精簡機構的同時,去限制相權,這真的是需要操作的。

在歷史上,手握大權的趙頊是簡單粗暴,就是直接回到三省制度,目前是二府制度,也就是政事堂和樞密院,回到三省,就等於將政事堂切割開來,一分為三,安置在三省,使得三省是直接面向皇帝,就預示著皇帝將走向前台,直接參與政務,而不是通過宰相,同時再精簡機構。

但事實證明,只是分割了相權,效率不但沒有提升,反而還下降了,原因就在於相權分割。

之前決策都是出自政事堂,宰相都在一塊議事,三省直接聽命於政事堂,緊急情況,就能夠反應迅速。

一分為三,各管一事,稍有瑕疵,又得遞回去,更別說相互之間扯皮,周而復始。

簡單來說,王安石批得政令,司馬光能給他過嗎?

此外,元豐改制並未在地方上深耕,中央倒騰幾回,地方上又要折騰大半天,這效率能高嗎?

到底這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還是趙頊本意就是要集權,提升行政效率順帶。

這只有趙頊自個知道。

然而,現在隨著公檢法的誕生,國家內部也誕生了一種新得制衡。

就是政法分離。

肯定定就不會按照歷史的流程去走,未來也就變成一個未知數。

雖然張斐對於行政制度也是了解的,但他了解的是那個時代的制度,要是照搬過來,結果肯定是腦袋搬家,這只能是趙頊跟那些宰相們想辦法。

他先觀望一會兒,要不利於公檢法,他再提意見。

……

而趙頊方面已經是迫不及待,因為今年有一次大規模的官員輪換,他要借這一次輪換,開始走向前台。

在張斐交談過後,趙頊便就請來王安石。

“先生請看。”

趙頊將一道奏章遞給王安石,“這是翰林院王禹玉遞上來的,朕的覺得很有道理,不知先生怎麽看?”

王安石雙手接過,端坐在椅子上,打開一看,眉頭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