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時間在我們這邊(第5/5頁)

田邊的百姓們頓時歡呼起來。

不遠處的茶棚下坐著兩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此二人正是蘇軾和章惇。

蘇軾看到那些歡欣鼓舞的百姓,卻是嘆了一口氣。

章惇問道:“子瞻何故嘆氣?”

蘇軾道:“我嘆他們愚昧無知,被人狠狠戲弄了一番,還在哪裏感動。”

章惇不明所以道:“誰人戲弄他們?”

蘇軾問道:“章兄難道不知,這修溝渠的錢,是從哪裏來的嗎?”

我多問這句作甚。章惇嘴角抽搐了下,生硬地轉移話題,“子瞻你這治水的手段,在我看來,是要勝過多數水利官,如今河北正在廣招人才治水,子瞻可有想法?”

是金子真的在哪都會發光發亮,農田水利不是有錢就行,是需要技術的,而章惇在這方面不太行,好在有蘇軾,他這一出手,將齊州河道治理的是井井有條,真的令章惇都心生敬佩。

正好大名府需要這樣的人才,章惇想將蘇軾推薦去大名府,也就是拉到王安石這邊來。

“不去。”

蘇軾語氣非常堅決。

章惇好奇道:“為何?”

蘇軾道:“你認為,若無公檢法,這條溝渠還能成嗎?”

章惇聽他嘴裏夾槍帶棒,陰陽怪氣就沒有停過,當即也不爽了,有完沒完,道:“難怪子瞻你一身本事,卻在江南閑賦幾年,今兒我可算是知道原因了。”

蘇軾眉角跳了跳,這可是他一生之痛,站起身來,“檢察院還有一堆事等著我處理,告辭。”

言下之意,那是以前,現在我可是忙得很,一天兩三個官司,還得抽空幫你治水。

昂首便出得茶棚,突然又回過頭來,“這頓茶錢,就當是我的報酬吧。”

章惇愣了半天,笑著搖搖頭,“如此人才,偏偏生得一張嘴,真是人無完人啊!”

但是他卻沒有想過,如果蘇軾不認同這農田水利法,那他豈會出手相助,只是蘇軾那張嘴,確實有些得理不饒人。

在他看來,你這青苗法將百姓的錢都收刮走,如今又以大善人的形象出現,這真是太諷刺了。

但話說回來,總比沒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