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空城計(第5/5頁)

這麽大的戰役,本就不應該西北財政一力承擔,但由於事出突然,朝廷也是手忙腳亂,錢幾乎都是西北出得,只是說朝廷將原本該支付給朝廷的錢,全部撥給熙河。

趙頊點點頭道:“王學士言之有理啊!”

蔣之奇被王安石一番嘴炮,直接打蒙了,連連疾呼道:“你這說得不對,鹽債就是寅吃卯糧,如果朝廷只是負責該給的錢,河中府財政到時應該也是負擔不起的。”

王安石傲然道:“這就是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發放鹽債所得之錢,部分用於裁軍費用,還有部分則是用於發展水利,發展民生,使得河中府稅收是年年在漲,所得之錢,遠勝於鹽債的利息,自然就會有富余。”

趙頊驚喜道:“是嗎?”

王安石不語,看向呂公著。

呂公著立刻站出來,道:“啟稟陛下,河中府財政確實在年年增長,尤其是去年,較比三年前,已經增長三倍有余,只不過全部用於熙河戰事,未有進入國庫罷了。”

“三倍?”

不少大臣頓時震驚不已。

一府財政增長三倍,這真是未有過得事啊!

呂公著又解釋道:“這其中有一半,是因為裁軍導致財政的支出變少。”

這節流的好處,已經漸漸體現出來。

要不是打仗,河中府的財政,一定亮瞎所有人得狗眼,可惜全部給熙河開邊送去,一分錢都沒有入國庫,也就沒有引發多少人關注。

王安石立刻道:“當初裁軍的費用,主要就是依靠鹽債。”

司馬光立刻站出來,“這裏面公檢法也是功不可沒。”

王安石呵呵兩聲道:“我又沒否認這一點。”

趙頊哈哈笑道:“好啊!好啊!河中府如此成功,也足以證明朕當初的選擇並沒有錯。”

都開始爭著邀功了。

王安石又道:“至於那些私鹽,根本無須小題大做,陛下當初禁止與西夏交易鹽,乃是為求削弱西夏的財政,如今這些鹽都已經入境,西夏該得的錢已經得了,再去追究又有什麽意義。反正如今那邊是以收入算稅,販賣私鹽者,也得交稅啊!”

趙頊點點頭道:“說得不錯,咱們收復河湟五州,就是讓西夏賺點錢,也無關緊要,但還是要督促王宣撫使,一定要看好邊境,莫要再出現這種疏漏。”

這可是朕的買賣,任何人都不得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