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以進為退(第5/5頁)

趙頊趕忙借坡下驢,又問道:“司馬學士有何建議?”

司馬光立刻道:“臣以為可派藍田縣呂大均和河中府法援署範鎮前往。”

呂惠卿神色一變,立刻站出來道:“此二人皆不合適,呂大均不過一個鄉紳,在治國上面,毫無建樹,這難以服眾。

而那範鎮的話,哼,他上回肆意造謠,詆毀新政,豈能再用。”

司馬光撫須笑道:“呂大均雖是一個鄉紳,但是他熟知公檢法,並且提出《藍田鄉約》,解決了鄉法與公檢法矛盾,足見其在律學的修為。

而熙河路是吐蕃、羌人、漢人雜居,他的才能非常適合熙河的情況。

至於範鎮,他乃禦史,可聞風上奏,何錯之有。如今他在法援署兢兢業業,為許多百姓討回公道,同時他為官數十年,經驗豐富,也擅於應對百姓所面臨的各種危機,這便是張庭長所不具備的。”

劉述立刻道:“陛下,王宣撫使的建議,非一日之功,但目前的情況是,當地百姓面臨著生存危機,需要安撫和救濟,而這方面,範鎮是政績斐然。

官府先得幫助當地百姓走出危機,還當地百姓一個安定的環境,然後才能進行通商,否則的話,賊寇遍地,縱使政策再得當,也無法進行通商。”

許多範鎮的老友全部站出來,表示支持。

趙頊稍稍點頭。

呂惠卿卻有些著急,不免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站出來,道:“陛下,方才張庭長言之有理,當地的大酋長享受慣了自治權,公檢法若去,只怕會引發他們的不滿,臣建議先在當地規劃一個貿易重鎮,然後在此重鎮試行公檢法,亦可避免其中矛盾。”

革新派的大臣,緊張的神情,稍稍緩和幾分。

這等於是畫個圈,束縛住範鎮他們。

但換而言之,也就是答應讓範鎮他們去。

保守派那邊對此本就沒有把握,他們也是樂於接受你畫個圈。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終於達成一致。

“此事就交予司馬學士全權負責。”趙頊拍板道。

司馬光立刻站出來道:“臣遵命。”

趙頊突然又道:“至於張庭長麽,富公曾建議,讓張庭長暫且到京城檢察院任職,因為青州正在進行債務重組,而此法就是張庭長提出來的,立法會也需要他的協助。朕也覺得富公說得很對,張庭長,你就暫時檢察院任職吧。”

張斐心有不甘地拱手道:“微臣遵命。”

“今日會議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