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與私(第3/3頁)

文彥博道:“富公之言,在於道與利,誰為先。”

富弼郁悶瞧了眼文彥博,說好的默契呢。

他並非是在暗諷王安石,他是想將這結黨營私用律文給定下來,如此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那種沒有下限的黨爭。

王安石反駁道:“古語有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廉恥。百姓都食不果腹,你若還以道德去要求他們,此非君子所為。利乃道之基礎,你說誰為先?”

文彥博爭辯道:“百姓食不果腹,皆因君或臣失德所致,你說誰為先?”

王安石又反駁道:“君臣以百姓之利為先,此為德也。利在德之下,但無利便無德,孰更重也?”

趙頊開口道:“二位先莫爭,今日會議主要議論範純仁、蘇軾一案,此題日後再論。”

余光卻瞄了瞄富弼。

富弼是徹底抑郁了,文彥博這回真是幫了倒忙啊!

趙頊當然不想將這個結黨營私給定死,同時他對於這些慶歷君子也是非常防備的,因為這些人都有一個很重要的政治理念,就是要限制皇權。

其實士大夫與君主共治天下,就是範仲淹他們這些人,將這個理念給制度化的。

範純仁為什麽反對均輸法,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他看王安石要集權,再往根上說,就是皇帝要集權。

而他們卻認為共治天下,乃國本,不可動搖。

只不過大家不敢說破這一點。

司馬光突然站出來,道:“陛下,臣有罪。”

趙頊一愣,“卿此話怎講?”

司馬光道:“是臣太過心急,見蘇子瞻頗有天賦,便急於任命他為副檢控這麽重要職位,但卻忽略了他經驗尚淺,又未能悉心教導,以至於他犯下大錯。唉……不瞞陛下,其實臣目前還尚在完善公檢法的規矩,但是這公檢法若不成立,許多漏洞,就難以察覺,不管怎樣,臣都是罪無可赦。”

王安石立刻道:“陛下,改革變法,難免會有疏漏,關鍵在於能夠及時改正,臣也相信司馬學士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還請陛下法外開恩。”

司馬光瞄了眼王安石,我特麽謝謝你哦。

這需要王安石求情嗎?

當然不需要。

王安石這番話,其實是為自己說的。

“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趙頊感慨一聲,又道:“對於蘇軾、範純仁亦是如此,他雖有瀆職之罪,但正如司馬學士所言,到底這公檢法還未完善,有所疏漏,也是情有可原,朕倒也不想嚴懲他們。”

司馬光聽罷,立刻看向許遵,“許檢控,蘇、範二人可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許遵點點頭道:“蘇軾對於自己瀆職之罪,並無怨言。”

司馬光又向趙頊道:“陛下,正如王學士所言,這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蘇軾、範純仁的道德品格,以及能力才華,朝中官員無不贊許,如今他們已經犯過一次錯誤,相信絕不會再犯,正好臣打算在幾個州縣作為公檢法的試點,何不將他們派去地方,幫助朝廷建設公檢法,讓他們戴罪立功。”

趙頊問道:“卿有何打算?”

司馬光道:“臣建議將蘇軾派往揚州擔任檢控官,將範純仁派往登州擔任檢控官。”

揚州?

王安石不禁眉頭一皺,這老小子可真是壞得很,急忙道:“雖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是根據許檢控所言,並沒有完全洗去他們結黨營私的嫌疑啊!”

司馬光反問道:“那依王學士之見,該如何處置他們?”

王安石張了張嘴,最終沒有做聲。

要說貶為庶民,那就過分了一點,畢竟之前司馬光已經將部分責任給扛了過去,關鍵趙頊也會不答應。

要罰,肯定也就是貶去地方當官,讓蘇軾和範純仁去揚州、登州當檢控肯定是一種處罰啊!

趙頊暗自一笑,道:“既然朕將司法改革委托於卿,那就依卿所言吧。”

這話也是說給王安石聽得,你到時安排人,他們也不好反對。

王安石當然聽出這話外之音,自然也不便多說什麽。

司馬光立刻道:“臣絕不會再辜負陛下的信任。”

趙頊點點頭,又道:“至於太府寺一案,其中涉案人員,全部依法處置,另外,谷濟身為判太府寺事,也是責無旁貸,就讓他去益州當個提舉學事司。”

這個提舉學事司,就是專管地方教育的,是個閑差,谷濟是肯定要走的,他不走的話,王安石怎麽安排人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