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你們所願(第2/4頁)

張斐不答反問道:“不知當初總警司為何又要答應打這場官司?”

曹評道:“那是因為谷寺事欺人太甚,逼得我們與他上堂爭訟。”

張斐笑了笑。

曹評瞥他一眼,“你笑甚麽?”

張斐道:“我私以為總警司在此之前,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但是相比起官途而言,拆一兩間屋子,根本無關痛癢。”

曹評詫異地瞧他一眼,沒有做聲,坐了了下去,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但又沒有放下,顯然他的心思顯然不在這上面。

張斐又道:“為什麽官家要成立總警署?為什麽官家要推動司法改革?為什麽官家支持上車牌?我以為這絕不是為了曹家。”

曹評擡目瞧他一眼,依舊沒有做聲。

張斐又繼續說道:“而是希望治理好這個國家,清除當下存在的弊政。換而言之,如果總警司做不到,官家肯定會換人的。

而在東京汴梁,總警司的權力其實是非常關鍵的,並且是深得官家信任,無論是忠誠,還是說能力。基於此,總警司不應該放棄這個位子。”

“混賬!”

曹評直接將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方,杯中茶水灑出不少來,“你一個小小衙前役憑什麽跟本官說這些。”

張斐權當沒有聽見,自顧說道:“而根據目前的司法制度來看,總警司是肯定要得罪人的,如果不想得罪人,就有可能會被人告上公堂。

如這種案子,每天都有可能會發生,總警司若想息事寧人,檢察院和法援署,是絕不會答應的。

而這將迫使總警司一定要捍衛律法,而這也需要豎立起權威,尤其是對於剛剛成立的總警署,這十分重要。如果總警司能夠整頓好侵街的行為,我相信總警司的權威,將會深入人心。”

曹評皺眉道:“你以為此事這麽簡單嗎?”

張斐道:“正是因為不簡單,故而才能豎立總警司的權威。而且只要執行得當,是能夠恩威並施,減輕所遇到的阻力。”

“恩威並施?”曹評哼道:“你倒是說說,如此能夠恩威並施?”

張斐道:“司錄司的判決是整改,而非是清除。同時也沒有判定侵街行為是違法的,而是判定春風十裏的侵街行為是存有嚴重的交通隱患。”

曹評皺眉道:“這有區別嗎?”

“當然有!”

張斐道:“如果判定是違法的,那就沒什麽可商量的,必須全部拆除,但是整改的話,只要消除隱患就行。

這裏就存在這操作空間,我在調查此案時,也派人收集過有關侵街行為的狀況。

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最廣泛的侵街行為,就是百姓敲掉坊墻,直接臨街開鋪,而目前整個汴梁城,裏坊制度已經是不可能執行下去,但目前法規又還是遵循裏坊制度。

可見法律條文已經出現嚴重的滯後現象。

朝廷若主動打破坊墻,廢除裏坊制度,要更便與管理。那麽侵占坊墻,臨街開鋪,只要不導致道路堵塞,朝廷可以承認這種行為是合法行為。這麽一來,將會令大量百姓獲益。

甚至可以奏請官家開放禦街,給予那些沒有店鋪得百姓更多謀生的地方,這也必將得到多數百姓的支持。”

曹評微微一驚,“這如何能行?”

張斐道:“總警司現在可去禦街看看,跟開放有什麽區別。”

禦街是明文不準百姓走的,但是現在禦街的情況是車水馬龍,這才導致真宗、仁政他們出行時,百姓在路邊上跟皇帝嘮嗑。

自古以來,也就獨此一家。

曹評兀自搖頭道:“話雖如此,但朝廷要明文規定開放禦街,可就收不回來了。”

“如果我們總警署能夠保證,每天都保持禦街清潔,以及在特殊時期,可以立刻封禁禦街,給皇家出行,提供很好的路況,遠勝於現在,那為什麽不行呢?”

張斐早就盯上禦街,那麽寬,那麽長,不開放民用,這太離譜,要知道汴京城內本就土地不夠用。

曹評沉吟不語。

張斐又道:“其二,就是權貴侵占公共區域,建造房屋。這一點相信總警司非常清楚。”

曹評當即雙目一瞪。

張斐嘿嘿一笑,又繼續道:“那麽這種情況就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來判定,第一,是否堵塞交通,以及會不會有安全隱患。如果沒有,也不必拆除,但必須每年繳納土地稅。

根據法律而言,土地不是屬於他們的,而是屬於國家的,必然是繳納一定地稅的,這也能令總警署獲得更多的經費。

第三種情況,就是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不管是權貴,還是百姓,一律拆除。

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不是一杆子打倒,如此一來,便可做到恩威並施,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