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布局(第3/3頁)

司馬光心中暗嘆一聲,嘴上卻道:“陛下身懷勵精圖治之心,乃我大宋子民之福。”

其實現在他也並不是反對王安石變法,他只是感到擔憂,因為他了解王安石的性子,如今事已至此,就試試看唄。

是騾子是馬溜溜才知。

趙頊聞言大喜,趕忙道:“卿之才,亦是朕所需,朕也希望卿能盡力輔助朕治理好國家。那呂中丞抱病在身,也主動上奏表示,難以再領禦史台,朕打算加升卿為參知政事,領禦史台。”

雖然名義上,宋朝的宰相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是自仁宗以來,參知政事漸漸成為真正的宰相,同中書們平章事反倒成為一個榮譽稱號。

不用想也知道,到時王安石也會加升為參知政事。

這就是帝王心術。

趙頊對於王安石的信任,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身為皇帝,還是要平衡朝中局勢。

那呂誨就太直,之前直接對王安石發動人身攻擊,將他對王安石個人的厭惡,已經表現的是淋漓盡致。

朝中誰都知道呂誨非常討厭王安石。

而禦史台就是罵人的。

趙頊不可能再讓呂誨繼續擔任禦史中丞,雖然呂誨確實抱病在身,但其實並非是主動請辭,而是趙頊給予他暗示,你若不自己走,我也會趕你走的。

反倒是司馬光不曾公開表示過反對王安石變法,他與王安石爭得也是道理。

神宗就希望讓司馬光上位,安撫住保守派。

大家先不鬧,以國家利益為重。

司馬光沉吟少許,道:“陛下隆恩,臣感激不盡,臣也希望能夠繼續輔助聖君,只不過臣另有想法。”

趙頊忙問道:“卿有何想法?”

司馬光道:“臣近日受這幾場官司的啟發,發現國之政策,是利是弊,最終還是體現在百姓身上,若有弊政,最終又會付諸於官司,故臣希望領審刑院,從細微著手,輔助陛下治理國家。”

目前司法立法部門中,審刑院權力最大,這審刑院的權力就是來自於刑部和大理寺,是同時具有立法權和司法權的。

趙頊眼中一亮,由王安石控制大局,由司馬光著手細微,這一大一小,倒也合適,也符合他們的性格,於是道:“卿的良苦用心,朕深為感動。”

話說至此,他稍稍一頓,“只不過這禦史中丞一職?”

關於禦史中丞的職位,他肯定是會安排保守派接任的,身為皇帝,再信任某個臣子,還是會留幾手的。

如果禦史台都被王安石的人控制,那到時誰監視王安石?

司馬光早就料到,只不過他原本打算讓呂誨繼續擔任,但不曾想,呂誨這直性子到底是沒有守住。

不過他也已經想好另外的人選,“臣建議由文公擔任。”

他口中的文公,指得自然是文彥博,如今文彥博半閑賦在家,一朝天子一朝臣,神宗即位,他就退了下去,被陳升之頂替。

而陳升之就是王安石舉薦上來的。

又聽司馬光道:“文公大智大勇,慮周藻密,通曉律法,且又知人情,曾還擔任過禦史,比臣更適合擔任禦史中丞。”

趙頊稍稍點了下頭,但眼中卻透著一絲疑慮。

畢竟那文彥博地位是在王安石之上的,人家都已經當過宰相,若由他領禦史台,會不會弄巧成拙。

關鍵還有一枚棋子是不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