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6/7頁)

吳震和裴明淮都怔在那裏,曇秀與祝青寧看到他們有所發現,也不辨了,一同起身過來了。

祝青寧對著那金身佛像看了半日,道:“難不成是昔年法難之日,運到這裏藏起來的?”

裴明淮對曇秀道:“若真是如此,想必你師傅是知情的。”

曇秀搖頭道:“我實在不知道,我師傅圓寂的時候,你算算我年紀!只有我師傅的好友,才會知道備細。只是,唉,這位惠始大師不知被何人所殺,他心裏一定藏著不少秘密。若是沒有別的發現,我看,便將大師好好葬了吧。”

“還能有什麽發現,兩位高手掌力之下,石頭也得碎成渣了,何況是人身呢。”吳震埋怨道,“也不看看再打!葬吧,葬吧,曇秀,你得好好給這位高僧多念幾卷經才是!”

曇秀嘆了口氣,悠悠地道:“既是高僧,又何須念經超渡。”

祝青寧道:“那這具金身怎麽辦?”

吳震道:“你不會現在就想搶吧?”

祝青寧道:“是又如何?”

裴明淮道:“你別忘了我們還得去找那據說當年收盡了天下黃金的寶藏,那何止這一點點。你現在跟我翻臉,又有何益?”

祝青寧嘆了口氣,道:“現在以一對三,我一點勝算都沒有。隨你們吧,我也不能胃口這麽小,是不是?”

吳震與曇秀自去葬惠始大師,見二人走遠,裴明淮道:“青寧,含光跟霄練呢?”

祝青寧道:“帶著的,放心罷。我的承影呢?”

裴明淮道:“你也盡管放心,丟不了的。”見祝青寧身上背了琴囊,便道,“你帶了琴,不如拿出來彈一曲?”

“彈琴也得看地方,這裏能平心靜氣麽?”祝青寧道,“那位曇秀大師橫看豎看看我不順眼,我可沒心情彈琴。”

祝青寧說罷便起身走開了,裴明淮自然知道他脾氣,嘆了口氣。揀了根樹枝撥弄那火,幹草和枯枝燒得嚓嚓作響,四周是靜到無聲,隱隱聽到曇秀誦經之聲,又偶爾聽到幾聲狼嚎鴉啼,再看看院中野草及膝,只覺坐在地上,寒意都隱隱約約地升了上來。裴明淮凝視那火,只見煙塵在火裏飄浮,不知哪裏來了幾只飛蛾,繞著火飛個不休,也不知是不是想撲進去。

吳震走了回來,裴明淮見只他一人,便問道:“曇秀呢?”

“那不還在念經麽,我就先回來了,他慢慢念去。”吳震道,“咦,祝青寧怎麽不見?我說明淮,你就次次見著他,然後就這樣不理會,也不拿下他?”

“第一,我跟他武功差不多。現在他練了禦寇訣,說不定我已經不是他對手了。”裴明淮道,“第二,你告訴我,我拿下他又怎麽樣?”

吳震一楞,道:“他是九宮會的月奇……”

“你心知肚明,九宮會是個十分龐大的幫派,如今走到我們面前的,一直都只是祝青寧。”裴明淮道,“他主江湖事,而你看九宮會只是意在江湖嗎?”

吳震道:“你的意思是說,祝青寧並沒接觸到九宮會的實質。”

“大概就這意思吧。”裴明淮道,“究竟是九宮會的首腦不信任他,還是另有原因,這一點不必深究,但確實如此。你說九宮會最重要的是什麽?”

吳震笑道:“這我不是一直都在說嗎,還是塢壁。塢壁大都自擁兵馬,大的強些,小的弱些,所以這趟祝青寧連沙門藏的珍寶兵器都想要,畢竟要控制這些塢壁,錢,糧,兵馬,一樣都不可少。你想順著祝青寧,順藤摸瓜找到九宮會的首腦?”

“順著他找不到。”裴明淮道,“他說他沒見過,我也信。上一回,在朝天峽見到那些塢主,我是感慨得很哪。”

吳震道:“朝天峽天心殿?哎,可惜了,我沒趕上。”

“諸國混戰,朝代變叠,可亡了國的那些國主,總是記著過去的榮耀,念念不忘。”裴明淮嘆道,“所以那甚麽王莽黃金和九鼎,才引得群雄相爭,連命都不要了。我實在覺得,九鼎不是什麽好物事,若真要現世,必將風雲再起。可陛下又一定要我來找,我心裏總是不安,怕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吳震聽他如此說,也有些緊張,道:“要不,你調些兵馬過來?”

“進來之前就調了,你真當我那麽托大?”裴明淮道,“在泰州調的府兵,都是精兵,若有異變,也能應付。”

吳震道:“你出門連麒麟官都不愛帶,除了上次到西域是要對付吐谷渾,調了北鎮的兵馬,從沒見你調過兵。這一回……你居然這般準備了?”搖頭嘆氣道,“糟了,我突然有點兒懷疑,我是不是還能活著從這裏出去。”

裴明淮道:“胡扯什麽,你吉人天相,誰死也死不了你。”怔怔片刻,道,“我總覺得,想染指王莽黃金和九鼎的人,並不止我們。還有人在盯著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