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5/5頁)

如果再有人不加省改,一經查出,決不饒恕。

兩天後,康熙再次召集文武百官宣布了他這些時間深思熟慮,經過自省,找出施政六弊端。

……各級官員苛派百姓……

……有地方官員橫征暴斂,官官相護……

……刑獄不公,積案不辦……

……偏袒王公大臣家人、皇親國戚、幹預律法……

……

康熙讓大臣針對這些弊政提出解決方法,除民害。

佟安寧聽到傳言後,沉默良久,最終自嘲一笑,原先她以為康熙站的太高,看不到這些,所以一直想讓他出去看看底層民眾的生活,不要太過自滿,現在看來,人家一直心裏清呢,只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封建統治者來說,恐怕“百姓”和“江山”無法劃上等號。

而她一直以為這兩種是劃上等號的,果然還是和這個時代的思想有鴻溝啊!

至於後面大臣根據康熙的旨意,提出的“革職拿問”、“永不敘用”、“按律正法”這些措施,佟安寧也就冷眼看著。

然後……

康熙又向天下發布罪己詔,表示此次地震非民之過,是他沒當好這個皇帝,才引的上天示警,今後一定盡除弊端,祈求國泰民安。

他鼓勵富裕官紳捐資助賑、民眾相互救助,對於賑災錢糧也不吝嗇。

隨著一道道政令準確下達,災區的情況也好轉,不少地方官員給康熙送來歌頌折子,贊賞“皇恩浩蕩”。

佟安寧覺得康熙可以將這六個弊政長久刻在乾清宮墻壁上,每日三省吾身,吸煙刻肺。

反正這些東西也算是大清的頑疾,也是人性的弱點,有了權力和利益,滋生腐敗是常有的事情,康熙清完這一波,她估計對於那些貪官汙吏連傷筋動骨都達不到,更不用說刮骨療傷,不過經常對某些人傷筋動骨,也能達到震懾作用。

如果康熙真做到了,那她就打算給他立個長生牌,天天給他上香,祈禱上天保佑他。

本著想到就試試的原則,佟安寧將這個想法給康熙說了,果不其然,對方一頭黑線,甚至以為她又發燒了。

佟安寧還想過利誘,表示如果康熙能做到,她就在遺囑中多給康熙留一成財產,馬上就改。

康熙嘴角微抽,“從你有了遺囑開始,你說說,你都改了多少回了,這一次,朕猜測,後面如果再惹了你,是不是還是會變?”

佟安寧操控輪椅,走到康熙身邊,拍了拍他的胳膊,莞爾一笑,“放心,皇上表哥,如果你真答應了,這一成財產大不了我答應你以後不改了,作為你的固定分配。”

康熙眼睛微斜,輕嗤一聲,“然後以後了再在其他方面做加減?”

“……”佟安寧頓時有些尷尬地撓了撓臉。

小心思被康熙猜到了,不過佟安寧還是強裝鎮定,“咳咳……以我和您的關系,怎麽可能這樣做呢。”

“呵……正因為對你有所了解,朕才不信任你這些的。要不要咱們掰扯一下,你這些年一共改了多少回遺囑了,朕都專門弄了一個小櫃子存放你的遺囑。”康熙撥了撥她旗頭上的流蘇簪子。

“……”佟安寧默默控制輪椅遠離,等到了安全距離,她才一臉委屈道:“不願意就不願意,虧我立遺囑時還想著你,反正你的江山最後是啥樣,你自己開心就好,我肯定比你走得早,到時候也省的糟心。我做了這麽多好事,百年後誇我的人肯定多,罵你的就不知道多少了。”

康熙:……真不客氣啊!

……

不管如何,雖然條件受限,政策有延遲、貪汙腐敗嚴禁不止,但是不得不說康熙的執策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對王朝的掌控令人佩服,雖然不能和後世比,可是現下的各項決定,還是沒有埋沒官員稱頌的“英明神武”這個詞。

當然,在這其中,肯定有不少人發災難財的,因為這次大地震,全國糧價飛漲,持續的余震讓不少人心有余悸,一些家境殷實的人選擇逃離進城。

甚至也有大臣建議康熙暫時離開京城,先前往盛京躲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