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走群眾路線

“她能寫, 難道我們不能寫嗎?這樣,我們幾個,都寫幾篇文章,投稿到與山海報不對付的報紙上。”

“我覺得可行。”

“好, 大家一起寫。”

幾人密謀完畢, 緊鑼密鼓地謀篇布局,接連寫了好幾篇文章, 投稿到他們看準的報紙上, 廣撒網,看哪家能選中, 比如《常平晨報》《志學報》《雜談小報》等等。

這些報紙顧名思義,分了類別。有些是刊登日常新聞;有些是專為學子生員,發布關於勸學向學, 以及一些學習經驗、知識總結的;有些則是一些坊間雜談。

編撰報紙的主編看到這些稿子,不太意外,有幾家收了,有的沒收。

因為各自的經營理念不同,所持的看法也不一樣,有些主編認為不符合報紙本身的定位, 有些則不願意得罪山海書肆和開陽郡君。

倒是《志學報》這種本身偏學術的嚴謹報紙, 刊登了有關抨擊《易釵而弁》的文章,引來持相同觀點的文人一片贊譽。

但在別的群眾中沒引起太大的水花,因為大家能分得開話本與現實, 也知道這事本身是錯誤的, 只是看個樂呵而已。

所以不如投稿人預期的那樣, 引起輿論對月明的攻訐討伐。只在原本就看不慣她,對她大肆抨擊的那些人裏流傳著。

沒對月明本人造成任何影響, 甚至書的銷量仍是節節攀升。

這讓幾人氣悶不已,有關系不對付的士子嘲諷他們小題大做,一個話本而已,還真當什麽大事,鄭重其事地寫文章攻擊。

幾人憋著氣。

“他們這群人有眼無珠,別人都打到家門口來了,他們一點警惕心都沒有!”

“等著瞧吧,她的真面目早晚有一天會暴露出來,這群嘲笑我們的人,到時候就知道他們多麽短視,我們多麽有先見之明了,哼!”

.

許乘月對女官的事,確實有些想法,卻又拿捏不準太後的態度,她是最高掌權者,但恐怕不樂意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一旦提起女子參加科舉,掌有話語權,聲音最大的文人群體,必定會聯合起來反對,屆時包括勛貴、世家和寒門士子在內的所有人,都會暫緩互相之間的矛盾,一致對外。

因為比起已經在盤子上爭蛋糕的勢力群體,原本被他們排除在外,現在想要加入的女子更被他們所不容。

面對的敵人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囊括了整個大唐幾乎所有的掌權者。

她能抵抗得了嗎?

更讓她猶豫的是,她為什麽要去做這件事?憑什麽身份去做?

在這樣的時代,會有人理解她嗎?

也許在那些女子心裏,相夫教子,才是對她們來說最正確的路,而不是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歷盡艱辛去做女官。

她自以為是地爭取這個機會,也許只是讓所有人看了笑話。

男子冷嘲熱諷,暗笑她不自量力。

女子笑她瘋癲,不去做“女子事”,反倒與男子爭搶,與她劃清界限,將她排除在外。

那對她來說簡直像噩夢一樣。

而且她不是個聖母,為什麽要自以為是地去替別人鋪路,她前不久還自身難保,被所有的讀者攻擊。

可她沒辦法忘記,在洛陽的時候,有個小讀者問她,為什麽女子讀書是為了嫁個好人家,她無法回答,只讓她好好讀書。

也曾有讀者寫信,分享日常,說話本裏主人公的經歷豐富多彩,她們有自己向往的遠方,為了執念和理想,永遠拼搏向上。

而她沒有,她不清楚自己活著為了什麽,所有的人都告訴她,丈夫和孩子是最重要的,所以她的往後余生便只繞著他們打轉。

她很喜歡看她的話本,讓她仿佛也短暫地擁有了別人的人生,抽身之後雖然有些落寞,但從中汲取了一些力量,覺得這人生好像也並不是一無是處。

還有一封皺巴巴的信,是一個不太識字的老婆婆寫的,說聽了她的書後,才意識到從前錯得離譜,後來送了孫女去上學堂,還美滋滋地炫耀,孫女除了第一次拿了甲中,之後每一次都是甲上。

一封接著一封,寫著她們不能對外人訴說的心事。

所以最終她還是決定要做些什麽,填滿心中的不平。

這本書的第一冊 ,發售的銷量,和讀者的反應遠比她想象中的要好,算是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

她也不求他們,能立刻心平氣和地支持和接受,但書籍和文字對人造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他們來不及反應的時候,觀念已經悄悄地轉變了。

她同樣看到了那些在報紙上發表的文章,攻擊她的話本寫的是無事實依據的胡編亂造,通篇都是違反公序良俗的歪理,對沒有學識,不知深淺的百姓會造成不良影響。

許乘月抖了抖報紙,嘴角揚起的弧度意味深長,還挺敏銳的,可惜誰會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話本而大動幹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