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改革

齊五郎所擔憂的事情,韓徹心裏也都十分的明白。

之前帶著工作組在各地巡查時,韓徹就已經發現,幾乎所有地方的常平倉,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弄虛作假的問題。

作假手段淺薄的,韓徹光是通過實地考察,和向當地百姓打探,再結合賬冊上所登記的購入和售出兩方面的糧價就能看出來。然而更多的是手段高超的,他們並未在糧食價錢方面作假,而是在購入和售出的數字上去動手腳。

只要賬冊上所登記的數字最終算下來是對等的,那麽過去每年到底購入了多少糧食,又售出了多少糧食,朝廷想要探查清楚,那就真的很難了。

對於這部分的探查,韓徹是通過實地的考察,還有從各州府所登記的總戶數和糧食耕地畝數,人均畝產量和當年向朝廷繳納的賦稅,以及民間查詢得到的一系列數據,再逐一核算後,先得到一個當年官府需要收入或拋出的糧食大概估算值。

最後韓徹再與賬冊上所登記的數據做對比,就可以看出來各地方在常平倉這塊大概是跟朝廷虛報了多少。

當初剛了解這裏邊的情況時,韓徹也確實感到過震驚又氣憤。

朝廷劃撥銀錢給各地方政府,讓地方政府在糧食產量豐收的年份,提高一部分價錢收入糧食,以免谷賤傷農。

收取到常平倉裏的這部分糧食,官府既可以就近調撥去缺糧的地方,起到賑災的作用。也能在歉收年份時,以相對低於當時的市價去放糧,以免谷貴傷民。

所以常平倉的設置,本該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卻因為朝廷沒辦法監管到位,變成了地方官員謀得私利的來源之一。

更讓韓徹感到心痛震驚的是,賬冊上所登記的糧食現有數字,都極可能是虛構的。實際一些地方的常平倉裏,並沒有那麽多的糧食。

這若是突然遭逢災害或意外,朝廷從本以為該有糧食的常平倉裏去調撥,結果就是根本就拿不出來,最終遭殃的就是那些等著救災的地區和百姓。

因此,在巡查期間,韓徹越是對各地常平倉存在的問題了解的越多,他就越是不能再任由這些情況繼續發展下去。

然而韓徹現在也沒辦法直接向朝廷檢舉這事,實在是這裏面牽扯的人數太過龐大,一旦開始清理,那是全國上下所有的郡縣裏面,都會有一大批地方官員被牽扯出來。

穿越過來的這十幾年的官場生涯,也讓韓徹看懂了如今的朝堂局面和風氣。

也莫說是普通官員,就是最高的掌權人,首先看中的都是政/治立場。至於所謂的政/治見解,政/治舉措以及才華和能力,都只得退居其次。

就好比這兩次的黨派大爭鬥。

如前太子一黨和昌王一黨的那些擁護者和親信們,難道就沒有一個是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嗎?可不管是當初的老皇帝也好,還是穎王也好,只要是跟他們站立在政/治立場對面的,就是他們的死對頭。

結果更是無出意外的,都被老皇帝和穎王發配流放了。

可想而知,只怕韓徹這邊才剛向朝廷揭露這事,在朝堂上還屬於“孤家寡人”的他,極可能會先被朋黨勢大的對方給清理掉。

官職保不保得住倒還是小事,最怕的是家裏人又要被自己牽連,就連韓徹原本想要解決的常平倉上面的問題,卻仍舊還不能得到解決。

待到大娘和齊五郎一家回去後,韓徹忍不住就長嘆了一口氣。

“二兄,你可是在為常平倉的事煩心?”從身邊走過的三娘,突然停下來問道。

“沒有。這事二兄早有應對之策了。”韓徹連忙道。

他這還真不是在寬慰家裏人,之前被太子召喚時,韓徹就已經詳細闡述了常平倉的解決之法。

說起來,主要做到三個方面就行。

其一,維護好朝廷利益,確保朝廷能監控到位。

其二,讓常平倉能發揮它該有的作用。

其三,讓地方官員不產生排斥心理,甚至是心甘情願的接受常平倉的改革。

而糧食說到底,其實也不過就是一款農產品。韓徹別的或許不行,但事關農產品推廣方面的工作,他卻是在行的。

“二兄,勿要為此做過多煩憂。既是正義利民之事,你盡管放開手去做。”三娘依然覺得韓徹就是在為常平倉的事憂心,就還說道:“邪不敵正,理固然也。”

說這話時,三娘的眼神堅定,表情也很是肅然。

韓徹早在安南時也發現了,在品性這方面,他家三娘一直都有著一種常人難有的硬氣。

“你說的非常對。”韓徹聽聞,也笑著說道:“不過凡事也可以講究技巧的。需知曉過剛則易折,不如先確定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麽,再尋求一個最佳的解決之法。若只是一味的強硬對上,自己撞得個頭破血流還是小事,最要緊的是事情的結果仍舊未能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