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藕帶

近來,往來安南縣購置藕粉和蠔油的整體客流雖不如年前多了,但商戶這一塊卻反而增多了起來。

只因趙四郎等北地商戶回去後,將原本已經逐漸平息下來的藕粉,在《芙蕖救親》的神話故事宣傳下,又一次帶至爆火。

還是那句話,時下娛樂項目本就不多。

《芙蕖救親》這故事中的主人公芙蕖,還又有孝道,大義,幫扶弱小鄉民等多種高尚品德,完美迎合了時下人們在品德上的追崇。

文人墨客們便紛紛大力贊賞,坊間老百姓們,因故事講述用的是白話文,便是毫不通文墨的他們,也能輕易聽懂。

原本宮中對藕粉也未曾重視,畢竟唐刺史能把藕粉納入裕州供奉給皇家的貢品當中,可沒本事幫它在宮中操作。皇室又享受著全國各地好物的供奉,藕粉作為一個裕州進貢的吃食,能得宮中貴人誇贊一句,便已是了不得。

結果因著《芙蕖救親》故事在京城廣為流傳,宮中貴人們在聽完這故事後,連帶著對藕粉也感了興趣。

太醫也言道:藕粉味甘性溫,有益胃健脾,養血益氣等功效。如體弱多病,營養不良者可多食。

一時之間,京中貴人們爭相購買藕粉。

瞧見這般火爆的市場,果真便有人研究出藕粉制作的關鍵。不多久,其他產藕地也生產出藕粉。

這個現象,也是韓徹一早便預料到的。藕粉制作技術是真不難,傳統制作法不過是磨漿——洗漿——漂漿——瀝烤四步而已。

不過藕粉制作容易,蓮藕種植卻沒那麽快跟上。商戶們歷來看的是商品,一時半會很難去想到農業種植技術這個源頭。

因此安南縣藕粉的銷售並不讓韓徹擔心,他只需要在集市開市前,盡可能的把這消息宣揚出去,招來更多的外地客流。

思來想去,韓徹覺得還是老辦法最好用。

於是他命售賣藕粉和蠔油的鋪子,凡外地商戶,皆可獲贈一本新神話故事和一壇子的新吃食:“此為新吃食,可拿去店中做試吃用。若客人食用滿意,還盼多多支持。”

幾日後,府州有名的食鋪,突然又新增一神話故事。

說起來,這《芙蕖救親》因流傳的太廣,好些食客已經有些聽膩。食鋪也在逐漸減少了它的說書場次,改換了其他故事。畢竟這說書引客效果著實不錯,如今府城內各食鋪茶肆皆學起了這般操作,連帶著各類民間故事也被搬到大眾眼前。

結果這新故事一來,那熟悉的開頭:“話說,安南某地……”又重回大眾耳朵。

“咦?怎的又是這安南?”有食客就納悶了。

“別說,這安南也著實是個好地方。”同伴是個愛吃的,安南生產的藕粉他喜歡,但最為喜歡的還屬蠔油這款鮮味調料。

府州一樣靠海,當地人素來喜食海鮮,自然也就會對能給各式菜肴增甜鮮味的蠔油極其喜愛。

“再好又如何,一偏遠小地,往來忒不方便。”前者不以為然道。

同伴聞言,倒也認同。

年前府城好些人被《芙蕖救親》吸引,派遣仆從去了那安南購置藕粉。但很快,隨著商戶們將貨品補上,便是作價比安南購置貴上不少,但與這些人而言,重要的不是那些個銀錢,而是方便。

尤其是在安南本地買,還需得限購。

似這般過於費時費力,漸漸的,新鮮勁過了後,為自己食用而派遣仆從跑去安南購買者便越來越少。畢竟但凡能吃得起藕粉和蠔油的,本就是不差錢的。

接著,二者便一邊享用美食,一邊認真聆聽說書。

結果沒多久,眾人便皆聽入了迷,連那餐桌美食竟也忘記享用了。

眾人眼睛看去的方向,皆是那正廳中央高處的說書台上的先生,耳朵裏能聽見的,也只有那說書先生激情的演講。

這次講的正是韓徹送出的那本《牡蠣仙》。

“話說安南某地,這年不知為何,接連半月大雨。雨勢龐大,一些地勢較低的鄉村很快被洪水淹沒,鄉民死傷無數。

有一道士便言,需得做法開壇,請求河神憐憫眾生,將這雨水收了。

既是祈求,自然需要向神靈供奉祭品。

道士又言,銀錢等祭品不夠,還需得給河神置備新娘。娶了新娘,河神高興,自然就不會再降下洪災。

很快,道士便將選出來的第一位新娘淹沒進江河,供奉給河神。

這一供奉,雨水果然驟停。

百姓皆為之歡喜,只被選新娘家人悲傷痛哭。

然,半年後,大雨再次降落。

道士又言,河神即為神靈,一位新娘怎能滿足得了他。於是,道士又選出一位新娘淹沒進江河,供奉給河神。

自此,每半年,道士都會選一新娘供奉河神。

安南縣百姓家中但凡有閨女者,皆開始惶惶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