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都尉其人(第3/4頁)

呵呵。

看著軍令,韓盈眼神越發的幽暗起來。

郝賢是不是要坑她不好說,畢竟今天她還沒走,哪怕不給她看這軍令,只要按照正常的時間往回趕,那還是要面臨陛下的懷疑,某種意義上來說,看過的她的確是免踩了一個坑,就是踩和不踩的區別根本不大。

不行,必須得自救一下,她做個開頭讓別人接手容易被甩鍋,可多個人做就沒問題了,入冬的河套地區大雪能有半尺厚,鬼都不會過來打仗,根本用不了那麽長時間守著,想辦法趕緊讓衛青回來接手這些才是正經事!

嗯……正好還可以趁此機會看一看那擒得右賢王的女都尉。

韓盈如何絞盡腦汁的給皇帝、衛青寫信姑且不提,被她念叨的女都尉倒是印證了一個情況——道聽途說的內容,就沒有不失真的。

這個女都尉在漁陽,姓桓,原名慎,現為誅隼,古人改名,多為明志,桓誅隼也是如此,誅為殺死,而隼,是一個匈奴部落的信仰,數年前,這個匈奴部落襲擊邊關,不僅殺了桓誅隼守關的父親,還侵入關內殺了她一家人。

誅殺象征匈奴部落的隼,其含義便是誅殺匈奴人,為一家人報仇。

邊郡中,家人因匈奴而死的事情並不少見,桓誅隼慘,在一家血脈至親只剩了她一個,不慘,在她父親還是個都尉,不僅留給了她這個孤女護身的爵位,還有條件培養她習武,這讓她有了復仇基本資格。

所以,桓誅隼當著一眾賓客吊喪過來時改名明志,不僅收攏了父親剩余舊部,還得到了長史的直接任命,女承父業做了都尉。

能這麽順利,除了當時已經有了女子可以為官政策,小股匈奴騷擾下缺能戰之士等諸多原因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是,桓誅隼隨祖父,打小個子就高,長得又壯,成年(十五)後身高就有七尺,甚至還未停止生長,直至長到了八尺有余才停下。

這種過於勇武的身高顯然影響了桓誅隼的婚事,不過她也沒興趣嫁人,桓誅隼父親對此也無所謂,反正那點稅錢家裏也支撐的起,讓女兒在家裏開開心心的也沒什麽不好。

故此,留在家中的桓誅隼多糾結一堆同齡同伴在外打獵,後來偶爾也會隨父親殺敵,她本身就有勇武之名,在靈堂上穿著父親染血的盔甲一出來,那壓迫力更是瞬間說服了想要阻攔的人,在加上改名明志的宣誓與一眾舊部的支持,這才說服了長史。

靈堂上的氛圍太影響人,只是任命完一回家,長史就開始後悔了,別的不說,一家子就剩這麽一個孤女,總不能再折到戰場上吧?可他還沒來得及勸桓誅隼放棄,她就麻溜從嫁出去的姑姑們處過繼過來兩個孩子,然後在與匈奴間幾場小規模(一千人之間)的對決中,憑借著不要命的悍勇,硬是取得了勝利,借此堵住了漁陽長史否定的嘴,安穩的一直任職至今。

而為了更方便的統軍,桓誅隼多著男裝,體格和多年的風吹雨打,使得她外貌看上去更偏向於男性,時間久了,周圍人也逐漸開始把她當男人看。

這並不是什麽壞事,至少在軍中減免了很多不便,甚至長史有時候都忘記了她的性別,就像這次,見衛將軍征調精兵,直接把她也加了上去。

隨軍對女性而言是更麻煩一些,不過,都尉作為偏將軍之下的中層將領,總是有那麽些特權的,再加上率領軍隊親衛不是自己的叔伯,就是從小揍…玩到大的同伴,以及早就鍛煉出來的粗神經,桓誅隼一路上適應的極為良好。

由於這次是平地作戰,沒有時間包圍圈,敵人機動性又夠強,這次征戰的打法和往常不同,需要由主將帶頭沖鋒,其余軍隊看著大旗跟著沖,依舊如過往那般悍勇的桓誅隼,很快就沖到了前頭。

匈奴人沒有什麽軍陣可言,沖個一兩輪,對方就開始散,而戰場作戰,有時候的確需要那麽幾分運氣,在前頭的桓誅隼,直接就看到了匈奴人的大旗。

在古代戰爭中,先登,陷陣,斬將,奪旗,都能給敵人進行重創,指揮王旗倒下,在外方的匈奴人便不知道自己的主將身在何處,更不知道他是否已經死亡,這對整個軍隊的士氣打擊極大,甚至會出現毫無無抵抗之心,直接潰逃。

清楚這點的桓誅隼當即沖了上去。

話說回來,匈奴王旗這麽重要,那護衛它的精銳肯定也很多,好在桓誅隼自身武力極強,又有一腔悍勇,身邊又都是多年配合下來的親衛,還真讓她把匈奴王旗給奪了下來。

匈奴王旗一倒,匈奴大軍頓時更亂了起來,馬上的桓誅隼也受到了影響,被裹挾著繼續往前走,她走了,接過來匈奴王旗的親衛卻沒有跟上,原本桓誅隼還想努力停下來等一等,可控制馬的時候,擡頭一看,嘿,前面這個穿的那麽華麗的,不就是右賢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