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軍情來報(第2/3頁)

這是軍務,被點名的斥候立刻站直應道:“是!”

斥候急匆匆的離開,戰場上的情況還在繼續,匈奴大軍如韓盈所預測的那樣,逐漸開始停下,有了喘息的空間,但由於自身已經喪失了組織性,沒有能及時向外突圍。

戰場之上的時間太過於寶貴,他們抓不住時間,漢軍則快速完成了變陣,再次開始了屠戮。

是的,屠戮。

更優甲胄並配給馬鐙,同時具有極高組織性的漢軍,面對人疲馬乏匈奴軍隊屬於降維式打擊,幾l乎是一面倒的屠戮。

至於為何是幾l乎——

隨著幾l輪休反復沖刺,有一邊漢軍的沖擊節奏的銜接明顯和其它漢軍不同,很快讓內裏的匈奴人抓住了機會,在付出數百條人命過後,他們撕開了一個口子,緊接著便出現了第二個,第三個……

韓盈微微皺眉,很快,她意識到了問題在哪兒。

騎兵握住長矛等武器俯沖是夠強,但它也有明顯的弱點,必須保證足夠的沖速,也就是說,面前讓他沖鋒的人不能太多,三排,四排就是極限,不然馬踏死前兩排之後,速度就要減緩,失去自身的優勢,而團團圍繞在一起的匈奴,意外達成了五排以上步兵的狀態,漢軍士兵一旦沖的太靠內,便會陷入其中,隨即便會被對方斬殺。

這一萬五千左右埋伏的騎兵,其中有一萬應該是衛青從長安帶來的精兵,對命令的理解與執行力都強到離譜,能夠控制著自己不陷入這種危險,並保證三列隊單獨來回沖鋒的節奏,不給匈奴騎兵喘息的余地,但邊疆的軍隊遠達不到這樣的素質,更要命的是,他們追襲而來,自身和馬的體能本就不足,太容易讓匈奴騎兵抓到機會了。

看著戰場上一直未動的預備終於被啟動,韓盈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

細化到三列隊,又啟動備用軍,這戰役已經打到後半截了,很快兩波人就要膠著在一起廝殺,衛青無法再進行變陣或者其它調整,只看雙方誰兵多人多武器是否夠鋒利,而三列防線太過於單薄,即便武器占優,匈奴人靠堆命仍舊能堆出來一個口子逃出生天。

不過,雖然結果已定,但這種膠著狀態還是能再殺一部分敵軍的,而且……現在細看戰場上的情況,能和漢軍拼殺的匈奴人並沒有她想的那麽多?

看著移動黑點少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韓盈想了想,隨即還是放棄了計算戰果。

反正一會兒就能聽聽戰後計算,比在這兒估算準確多了!

就是這個‘一會兒’等的時間著實有些長。

等韓盈將帶來兩個餅就著水慢慢吃完,匈奴人才開始零星的突破往外逃,韓盈又等了大約十五分鐘的樣子,才出現成隊的逃竄,她算了算了一下時間,給留下斥候去通知宋琳等人動身的任務,而後又在原地等了半個多小時,匈奴人已經潰逃差不多了,她這才轉身找馬下坡,往之前確定的指揮營處趕。

和電視劇演的不同,別說主將,就算是什伍之間,那也是普通兵在前,什長在後,絕對不允許帶頭前沖的情況,這不只是保命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這樣才能維持軍隊的組織性,整齊的士兵隊列總不能所有都一心兩用,一面關注著軍旗發出的信號,另一面和敵人拼殺,必須由專人去看軍旗,同時下達命令,而能讓自己命令發出能夠得到執行的,必然是隊伍中的最大的那個上官。

這種情況下他帶頭沖鋒,死不死不說,上級的指揮是一點都看不見了,在偌大的戰場上,不服從指揮只往前沖,那就是帶著所有人送死的節奏。

而上萬人軍團的對決,更需要主將的指揮調度,也就是盡量在高處確定敵方情況,又或者通過派出斥候,散兵確定敵情,而後發號施令,調整軍隊各方陣如何應對,大多數情況下,主將親自領兵下場,那只會是兩種,要麽自己軍隊組織已經崩潰,主將帶著自己的親軍最後沖一波大的,看看能不能救回來,又或者直接逃跑。

當然,以上是大多數情況,一些劍走偏鋒,喜歡用奇兵的主將不在此列,比如李世民,不過這位浪之前,也是在認真確認過敵方軍隊軍陣弱點在何處之後才下場的。

目前來說,衛青仍介於用正兵與奇兵之間且偏向於正兵的狀態,具體潛力未知,反正這次他沒下場,一直在指揮,韓盈過來的時候,他坐在戰車裏,閉著眼靠在後方的旗杆上,額上還掛著汗珠,看起來疲倦到了極致。

韓盈看了眼已經開始西斜的太陽。

埋伏需要多長時間不好說,這場戰役從午時多打到現在,怎麽都得有四、五個小時,在這麽長的時間內,衛青需要精神緊繃的,時時刻刻注意著戰場上的變化,並分析有可能出現的情況,緊接著就要做出調整——這運算量簡直高到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