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拍攝(第2/3頁)

農技幹部也願意教她這種肯學肯幹的農戶,郭秀只要來學,農技幹部必然手把手地教她,不過兩三年,郭秀就成了蔬菜種植的行家裏手,她的收入比起一開始單打獨鬥提高了不少,而且她確實看到了蔬菜種植的商機。

這兩部分劇情,高光點都在郭秀一個人身上。

林濟也擔心過,怕《好日子》反反復復講述一個女人吃苦和學技術的情節,觀眾們可能會覺得無聊,可許沛乙演繹起來之後,他發現,他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郭秀的故事可以打動他,在許沛乙的演繹下,即使明知這是一段表演,林濟依然被打動了。

他在《好日子》裏補充了一些媒體報道之外的細節,比如郭秀一家日常相處的溫馨,比如父子二人生了重病之後,父親想把看病的機會讓給兒子,兒子又想把看病的機會讓給父親,又比如說,女兒女婿雖然條件不好,依然盡自己所能去幫助父母。

郭秀的女兒每次回家,都會往母親手裏塞錢,雖然是細碎的零鈔,有時候實在沒錢,女婿二話不說就去地裏幹重活,田裏那些活重,他都會主動去幫忙,女兒幹活雖然不如郭秀麻利,卻還是會替母親看好家裏,做一些家門口的活。

郭秀學技術這事,村裏人多少是有質疑的,她家裏人卻一個個舉雙手贊成,女兒女婿擔心郭秀沒錢,主動給她塞錢,有了家人的支持,郭秀鼓起勇氣承包大棚種植富硒蔬菜,在她們這個村子,她是第一戶這麽做的農戶,她願意承包大棚,村裏當然給予全力支持。

而掌握技術種大棚後,郭秀所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為自己的家庭買房買車,而是雇傭起和她家一樣貧困的農戶,手把手教他們種蔬菜。

林濟手裏有郭秀以前生活的照片,和現在的家庭合照,他去見郭秀的時候,郭秀本人話其實不多,她的女兒卻絮叨了許多關於母親的事情,林濟的寫作素材因此充實了許多。

作為編劇,林濟很擅長觀察人,他平時挑演員多少也依靠這一份觀察力——一個人對生活是否充滿希望,從眼神和表情就能看出來。

他身處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裏,見過了太高片酬卻目光空洞的明星,這些人追求刺激與快感,完全忘記了自己作為演員最初的追求。

說實話,即使靠種植蔬菜致富後,郭秀的家庭年收入也不過十幾二十萬而已,和片酬動輒千萬的明星比起來,連零頭卻不夠,但郭秀整個人、她的子女們,即使是病重的兒子,身上始終能看到生機。

娛樂圈的許多明星,不管收入多高,在做公益和捐款上總是吝嗇的,林濟在劇組裏沒遇到過,但他周圍不少導演和編劇都吐槽過,某某演員恨不得連水電費都要劇組掏,至於要他們像郭秀一樣幫助別人——那更是天方夜譚。

因為對比太過強烈,林濟寫這個劇本的時候同樣感慨無限。

站在林濟的角度,他會覺得上天對郭秀太不公平,可郭秀本人並不這麽想。

她自己靠勞動和勤奮獲取金錢,她的每一分錢都凝聚著她的血汗,可因為她曾貧窮過曾困苦過,她覺得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

在很多人看來,郭秀大概是很笨的,林濟猜,《好日子》這部劇播出後,恐怕也有人會這麽想,但郭秀自己的原話是,如果不是扶貧人員教她學技術,如果不是有幫扶,她也很難承包起大棚的種植,她家生活變好,除了有自己的努力外,也離不開政策的幫助。

既然她過上了好日子,那她理所當然要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林濟看過郭秀的一篇采訪,在采訪裏,記者問她的新年願望是什麽,她說願望是國家太平。

這個想法雖然樸素,可實踐起來卻比想象中要難得多,但很多時候,通常只有郭秀這樣的人才會這麽去想。

《好日子》短短22集劇本,林濟寫了郭秀、郭秀的家人、扶貧幹部、被郭秀幫到的人,雖然不能百分百符合原型,可林濟至少在努力讓角色貼近原型。

他抓演員們的表演也比前幾個劇組抓得更緊一些。

客觀來說,他前面幾部劇,包括《無限危機》《我欲成仙》,演員表演可以有假的成分,就算欠缺一點也沒什麽,因為這幾部劇不是現實主義的劇,不管是修仙還是無限流,劇情本身是虛構的,演員並沒有固定的表演範式。

可《好日子》這部劇,林濟希望演員的表演不摻一絲虛假,盡量體現自己的真情實感。

在他的定義裏,郭秀,包括《好日子》裏的一群人都是有信念的,角色的信念要通過演員呈現給觀眾,演員自身如果演不出充滿信念感的一面,如何把劇集的內核傳遞給觀眾呢?

至少演員自身要相信這個故事,要懷抱那種過好日子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