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題材

新劇本沒靈感, 林濟又來書店晃蕩了。

他平時更喜歡逛圖書館,但家附近的圖書館從老館搬到了新館,新地址離他太遠了, 林濟懶得跑那麽遠去看書, 只能來附近書店逛一逛。

書店藏書比圖書館少得多, 新書也多, 質量嘛……客觀來說, 八成都是垃圾。

林濟待了半天,看了一本結局垃圾的偵探小說, 發現有人能把偵探小說寫得比《殺機畢露》還爛後, 林濟內心感覺到了十足的欣慰。

這說明他的偵探劇還是有飯吃的。

當然, 看垃圾小說也有壞處——他浪費了整整半天的時間,並且沒有想到任何關於新劇的靈感。

走出書店的一瞬間,林濟略一擡頭,居然在對面街角看到了一個他曾經很熟悉的人——肖誠。

肖誠也注意到了他。

林濟最後一次聽到肖誠的消息是好幾年前,聽說對方去國外當編劇了, 之後對方雖然千方百計重返國內編劇圈, 卻沒有平台和觀眾願意給他機會。

肖誠看起來滄桑了許多,前幾年對方是意氣風發的“最帥編劇”, 而到現在,從林濟的角度看, 對方眼中只剩戾氣了。

不過肖誠怎樣早已和林濟無關, 之前被肖誠壓榨的編劇如今已在編劇圈站穩了腳跟,開始獨當一面了, 就算林濟不幹涉肖誠復出, 其他編劇也未必會肯。

肖誠卻望著林濟的背影,暗自咬緊了牙。

他當年風光的時候, 林濟給他提鞋都不配,而到了現在,對方是長紅的名編劇,自己卻淪落到現在這一步。

就算被編劇圈排擠了出去,肖誠也從未反省過自身——圈子裏比他爛的編劇多了去了,憑什麽只有他混不下去?

剛剛林濟只是和他對視一眼,但在肖誠看來,這一眼全是輕蔑,是林濟對他的看不起。

肖誠恨自己沒有挖到林濟的黑料,又恨同行們不給力,這幾年居然沒拍出一部收視率超過林濟的電視劇。

……

要不是偶然遇見,林濟腦子裏快沒有肖誠這號人了,不過就算見了,他依然以最快的速度把對方拋到了腦後。

畢竟競爭對手太多,不是每一個都值得他記住。

林濟的大腦此刻集中在兩個字上——武俠。

他也不知怎麽回事,腦海中驀然閃過了這個題材。

他小時候最早接觸的就是武俠小說,書攤上五塊十塊一本的盜版小說,不管書裏印的是武俠大家的原作,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古龍新”、“金庸新”作品,他讀起來都津津有味,甚至覺得比原作還精彩復雜些。

但到了林濟當編劇的年代,武俠這個題材早已式微,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翻拍,雖然技術更先進,畫質更清晰,卻沒有了早年間武俠小說的江湖感。

林濟一直覺得,觀眾未必不愛看武俠,只是大師們把這一題材寫到了極致,後人很難再超越,而觀眾卻無法把同一個劇本反復看無數遍。

這個時代的武俠劇倒是比林濟上輩子強些,業內老編劇多,多少有些武俠情懷在,每一年至少有一兩部武俠劇產出,不過最近幾年,武俠劇的產出同樣每況愈下,質量和口碑都敵不過其他題材的作品。

林濟沒有振興武俠的想法,客觀來說,他也沒有這樣的能力,不過從自由創作的角度來說,他對武俠題材感興趣,就想寫一個武俠劇的劇本,僅此而已。

“林哥,你真打算寫武俠劇?”

一說起這個馬鑫就不累了,他搬了張椅子在林濟對面坐下,從古早武俠聊到了近幾年的武俠作品,馬鑫是個骨灰級武俠粉絲,聽說林濟有構思武俠劇本的計劃之後,他一個電話打回家,把他從小學時代珍藏的武俠小說搬來了工作室。

——汽車後備箱差點沒塞滿,副駕和後排的座椅都被塞得滿滿當當。

“實不相瞞,我當編劇寫的第一個劇本就是武俠。”馬鑫嘆了口氣,“可惜全被斃了。”

但這並不能扼殺馬鑫的武俠夢,林濟沒有寫武俠劇本的計劃也就算了,一旦林濟有計劃,他心中的武俠之魂立刻熊熊燃燒。

不過馬鑫也不忘提醒林濟:“林哥,現在的武俠不是從前的武俠。”

編劇論壇和電視劇論壇上也經常討論這些“式微”的題材,武俠是其中之一,懸疑探案曾經也算,但《殺機畢露》收視爆發後,梧桐衛視撿起了老本行,接連出了幾部收視不錯的探案劇。

而武俠劇大不如前,一是因為劇本,二是因為現在缺少能打的演員。

武俠題材常常與救國救民這一主題聯系起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幾乎影響了一代觀眾,而當下的作品裏,很少再有編劇發出這樣的呼喊。

除此之外,早年間的武俠劇和武俠電影,導演自有一套能打的班底,演員大多出身貧寒,肯吃苦,能打,只是打鬥動作都能吸引不少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