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創作

不過涉及技術的內容他雖然看不懂, 卻不妨礙章力純對劇本的其他部分作出判定——林濟的劇本,比普通編劇寫得更為緊湊。

準確地說,林濟很懂如何把故事寫出吸引力。

林濟給劇本定的名字也很樸實——《淬火》。

章力純只能說, 《後宮》與《靜梧傳》兩個劇本讓人看到林濟無與倫比的想象力, 而新劇本則體現出他腳踏實地的一面。

他來資料室找過林濟幾次, 對方要麽專心致志地查著資料, 要麽沉浸於創作之中, 到後來,章力純都不願意打擾他, 只要林濟能交劇本就行。

他對這一點也毫不擔心, 因為林濟交稿很快, 仿佛靈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似的,效率高,劇本質量同樣很高。

他現在反而擔心,演員能不能跟上林濟的劇本,或者說, 能不能將劇本中描寫的內容完美展現出來?

說實話, 章力純也很期待這部《淬火》的成片。

林濟劇本裏滿滿都是主人公的精氣神,那種努力拼搏的意志、攻克一個個難關時的精神, 是他在當下的劇集中看不到的。

因為對電視行業的熱愛,他自年少時就投身電視劇領域, 一待就是好幾十年, 在這幾十年裏,電視劇行業發生的變化太大太大, 演員的演繹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具體來說的話,就是由板正變得生活化。

生活化有生活化的好處, 更貼近生活,也更適應當下的時代背景。

不過他最初是被那些板正的表演吸引住的,在過去的那些劇集裏,他覺得演員眼中的光芒更燦爛,對方對生活的熱愛更直觀,就像一簇溫暖的火苗。

《淬火》讓他回想起了自己早年間看過的那些作品,偶爾和高層匯報和劇集相關的事項,他也會把淬火的劇本拿給對方看。

“這個劇本可以打動我們這代人,卻未必能打動年輕的觀眾。”高層低笑道,“但這不就是咱們的收視人群嗎?”

“林濟確實會寫劇本,這和他前一部《靜梧傳》風格差太多了。”

高層掌控著大江衛視,卻掌控不了自家妻女的遙控器,之前青藍衛視播《後宮》和《靜梧傳》,他老婆和閨女只盯著這兩部劇看,他倒是想為大江衛視貢獻一些收視率,最後還是失敗了。

但這也不怪,《後宮》和《靜梧傳》確實是好作品,完全可以對大江衛視造成威脅。

……

林濟腦袋從屏幕前擡起來,開始認命地翻年鑒。

資料這一塊,他最怕查的是年鑒,都是又厚又沉的大部頭,寫得幹巴巴的,偏偏年鑒數量多,又分行業,他給《淬火》這部劇設置的背景在H市,這是他揉和了幾座重工業城市設置的一個背景,換而言之,這三座城市的年鑒都要看。

他現在很想換點輕松愉快的作品提一提神,林濟於是打開各視頻網站的APP,想看看平台最近推了什麽有趣的短劇。

幾分鐘後,林濟關掉了這些軟件。

他覺得,這些短劇沒有他寫的東西有趣。

對編劇而言,最令他傷心的一件事是,觀眾可以被他寫的劇情吸引到,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而他看自己的劇卻很冷靜,很難被感動,基本是一片平靜地看完了全部的情節。

就像一個絕望的文盲網文作者,回看自己的文時,腦海中只有“好爛”這個詞。

沒靈感的時候,林濟會去工廠轉一轉,親眼見證科技對工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其實對比現代的工廠,和他所寫的主人公起步的工廠,他會倍受鼓舞——不管《淬火》這個故事的起源多麽簡單,簡陋的設施、不夠先進的設備、不被看好的環境……但正是有了主人公這代人的努力,才有了現在的“先進”。

準確地說,這不是他“創作”的劇本,而是他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照搬到了他的劇本裏,就像《代號11》一樣,是他創作的婁知更有魅力嗎?不,是婁知本人更有魅力。

現實往往比劇集更為蕩氣回腸。

林濟也看了一部分影像資料,主要是人物訪談和傳記,雖說《淬火》不同於《代號11》,沒有現實的歷史原型,但林濟其實是把一部分現實人物的美好品質施加在了他要創作的主人公身上。

成就是由人所創造的,他要寫成就,就不能脫離了這些創造出成就的人。

“小林你這故事寫得挺好,和我師兄很像。”

天氣稍稍轉暖後,兩位老專家搶走了資料室的另外兩張空椅子,飯前飯後各來轉一圈,兩人名義上是提供技術指導,實際上就是來找林濟聊聊天說說話,林濟以為他們更注重劇本中技術的對錯,可後來林濟發現,這些專家其實更注重他對角色的塑造。

“他走了有30年了,一看到你寫的這個角色,我就想到了他。”一位老專家推了推眼鏡,“我是60年之前分配到友誼廠的,我師兄比我早來一年,當時我們生產出了第一台臥式銑鏜床,我們出國學技術,回來造機器,他平時下車間,還帶我們一起編汽車故障圖解的書,一群人身上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