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人才是不嫌多的(第6/8頁)

其他人說:“那你去她家了嗎!”

他搖搖頭:“沒有,我又不要儲能電容,有什麽好看的。再說晚上還要值班。”

眾人:“……”

他得意地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條揚了揚:“我可不傻,我留了她家的地址。”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安夏聽到「儲能電容」。雖然不確定它是幹什麽的,但是從字面意思來看,可能像電池?

安夏一直在努力尋找可以替代易燃易爆鋰電池的東西,卻始終沒有合適的,她馬上問:“你今天要去她家嗎?”

“啊……還沒約……”

“能多帶幾個人嗎?”

一場風花雪月的純情故事,變成了純潔的金錢交易。

航母專家們高度肯定了儲能電容的存在價值,超級電容只要不過度充電,安全性就沒有什麽問題,也許有希望把糟心的鋰電池給替換掉。

拿到錢之後,姑娘的哥哥非常高興,告訴專家們:“我這邊還有!你們要嗎!”

然後,他就把當時跟他一起偷卸航母的哥們兒也叫來了,大家手裏都或多或少的囤著些好貨,只是一直沒機會出手,現在終於來了買家。

這些隨便一件起碼上萬美元的設備,就這麽三文不值兩文的轉手到了航母專家們的手上。

這些小物件如果回國,就輪不著紫金的工程師看了,要看只能在這裏。

一批紫金工程師也趕到這裏,抓緊采集數據,分析其中有哪些技術可以用在公司產品上。

人越來越多,交流也越發密切,原本一些看淡世事,隱居不出的高人都被挖掘出來:

每天早上在海邊散步的是流體力學專家。

每天中午去買面包的是應用數學家。

每天下午去散步的是應用物理學家。

曾經黑海造船廠裏的技術大神們姓什麽叫什麽,家住哪裏,安夏幾乎都知道。

安夏秘密與幾位高層通過電話之後,受到委托:以紫金的名義,請他們到中國來工作。

避免專家們成為某些國家眼裏的眼中釘,直接炸飛機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以及,還有一個小問題:專家們的工資。

現在連公務員都紛紛停薪留職下海撈金,可見體制內得是有多窮。

外籍專家可以多給錢,還能給他們各種生活上的便利,但跟美國一比,那還是差遠了。

就怕專家幹一半,美國人來挖人了,中國又不能扣著人不讓走,到時候會很麻煩。

安夏一口應承:“那就把他們掛在我這邊,我給他們開工資。希望可以允許他們有空的話,給我當顧問。”

這個要求合情合理,上頭答應了。

安夏便一一拜訪各位專家,以優厚的條件,邀請他們去中國工作。

最終有大約一半人願意加入紫金。

上一回這麽多說著俄語的專家來到中國還是1953年,李俏對安夏拉這麽多人來公司感到十分的憂慮。

這些專家本質上都是紫金替國家暫時養著。

等國家的項目一開,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還有空替紫金辦事。

就是純純的往下白花錢。

買航母這件事本身,紫金好歹還弄到了一些設備和系統。

養這些專家真是……

李俏心裏很是覺得不值,但是錢是安夏的,老板想用錢去砸情懷,李俏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只能專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把這些專家在公司的身份搞定。

為了航母,安夏掏了六千萬人民幣,是賬上所有的可以動的錢,其他的錢是吳總和邵總找了自己的關系。

就算是拜金主義泛濫的時代,許多人的心中依舊有希望祖國富強這麽一個情懷存在。

不僅是大陸的公司,還有港澳兩地的幾家公司,也或多或少投了錢進去。

這些錢都沒有算在紫金的借款上,而是他們自己願意出的錢。

安夏要先回國了,陸雪還得返回聖彼得堡,繼續跟俄羅斯人聊采購基洛級核潛艇的事。

陸雪抱怨道:“俄羅斯人怎麽就不能像烏克蘭人一樣,痛快的賣給我!真煩!耽誤我回家。”

“可惜烏克蘭沒有核潛艇,不然,你就可以說你不賣,我去找烏克蘭人了。”安夏同情地摸著他的腦袋。

安夏回到公司,首先找媽媽了解公司財務的情況。

要是會影響下個月發工資的話,她真的得去找貸款了。

目前看問題不大,安夏投下去的錢,都在穩定回本,風電場還沒建呢,就有好幾個大公司過來要租用雲計算服務器。

“眼看著天要冷了,咱們的電費……能降一降了嗎?”安夏每次看著數據中心的電費賬單,就心疼,特別是想到電費裏面有40%並不是讓服務器幹活,而是給服務器降溫,她的內心就浮現出一個想法:「服務器比少爺還難伺候,它就不能別這麽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