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什麽眼睛是雪亮的,不……

團隊合作測試的操作方法就像大學的小組作業一樣, 首先,所有候選人進行自我介紹,說明長處和能力。

然後, 大家自由選擇組員, 配對成組。

最後, 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可以拿出來匯報的東西。

公司只劃定一個大方向,並不指明要求他們一定得做什麽。

各個事業部的負責人心中惆悵, 有幾人私下向安夏提出建議,希望能讓候選人做指定項目……其實, 就是他們項目組正在做的項目。

有時候項目陷入卡點, 組內的頭腦風暴並不足以推進項目, 他們希望能獲得更多的靈感。

這種事情在後世的招聘中非常常見, 特別是廣告公司、媒體公司等等涉及到需要創意和靈感的工作單位。

以「測試」為名,出一些局限性非常明顯的題目, 要求應聘者做出來。

好一點的是真的要招人,招人加白嫖創意。

更糟糕的是根本就不想招人, 招聘需求一掛幾年, 不是他們招不到人, 是白嫖上癮了。

安夏的朋友被某廣告公司騙過稿, 沒有被錄取, 過了一個月發現自己的創意出現在地鐵廣告裏, 她氣得跟公司打官司。

但是法院沒有支持她的訴求, 她整個人都不好了,頹了很久,都做不出新東西。

這件事在安夏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陰影,騙稿騙創意在她心中與美國西進殺印第安人, 哥倫布殺印加人是一個意思。

安夏拒絕了他們的白嫖夢想:“這次篩選人才的目的是為了建成創意實驗室,需要不同領域的人。如果把條件限定死了,會影響他們的發揮。”

各位候選人在網上迅速的組成小組,並分配工作。

到匯報的那一天,紫金科技組成了十人的評審團。

不同行業、不同業務範圍、不同國籍。

從技術前瞻性、可商業化性、技術的延展性……以及等等做出考量。

幾個組匯報完,除了技術方面,安夏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感覺,美國那邊說是包容並蓄,民族大熔爐,其實階層劃分很明顯,白人只跟白人玩,白人還分盎撒白人、愛爾蘭人……之類的不同等級。

最後一個組是四個華裔和兩個印度裔,安夏本來以為是和諧共處的意思,看線上分組的結果就明白了……

因為一個組要六個人,一共就四個華裔和兩個印度裔,白人不帶他們玩。

於是首先是亞裔抱團,發現還缺倆,不得不把印度裔給夾帶進來,簡單來說,就是湊數。

四比二,那華裔在組裏肯定是碾壓啊。

結果,匯報的時候,上來的是個印度人,旁邊的助手也是印度人。

匯報做得不錯,說得天花亂墜,很能扯。

在講內容的時候,講解人總會說一句:這是我的一點淺薄構想;

這是我從XX中得到的心得……就好像這些都是他一個人想的。

到復雜一點的地方,怎麽看都不可能是一個人搞定的時候,他會說拉傑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拉傑,就是另一個印度人助手。

實在是很大的部分,兩個人也不可能完成了,他會說:是我和全組一起努力。

「我」是單獨摘出來的。

安夏對技術沒有那麽懂,她的重心都落在看人上面,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其他的技術評審,特別是以英語為母語的評審,聽得嘴角上揚,連連點頭,顯然非常滿意。

安夏翻動他們小組做的資料,這是展示稿的補充,為評審們提供輔助參考。

在注釋中發現了一些端倪,有好幾行是用中文寫的。

安夏故意找出展示稿裏這部分內容,詢問講解人:“這個單元模塊做得非常細致,很優秀,是你一個人做的嗎?”

他回答:“哦不,還有拉傑。”

只字不提有中國組員的任何功勞。

安夏冷不丁地問了一句:“你和拉傑哪位會中文?”

講解人語塞,另一位拉傑完全沒有吭聲,顯然是不會。

“你們在這段裏的注釋用的是中文,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麽?”安夏問道。

到此,講解人徹底無話可說,只能說做這段的時候,其他組員也做了一些資料收集的工作。

應該說,那個項目的設想是好的,安夏舍不得放棄能做出這個項目的人,她說:

“這個項目真正的主要負責人是誰,我想跟他直接對話。如果你不願意的話,那就算了,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合作。”

到這個時候,一個華裔女生怯怯地出聲:“你好,是我……我……我講得不好……要不,還是讓……”

安夏打斷她的話:“東西是你做的嗎?”

“是……”

“是你做的就行。”

安夏沒有再客氣,讓她從頭開始,把項目的預期和設想說出來,然後回答評審團的問題。

她在講述的時候,聲音都在抖,還有一些淩亂,不像印度人講解的時候循序漸進,有主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