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在冤大頭橫行的時代,……(第5/7頁)

各種只有粵語版的港片裏才有的臟話如連珠炮一般發射出來。

最後罵完,再問——“他欠你多少?”

“幾十萬吧,我來看看他這裏有什麽東西能抵債。”安夏輕描淡寫地掃視車間。

“嗰個賤人真抵死!”房東又罵了一句,他本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受害者。

要是這些設備拿去賣廢鐵,得的錢還能全歸自己,好歹補一補,誰想到,橫空又冒出來一個債主。

而且還欠了她幾十萬……按比例償付的話,賣廢鐵得的錢,他都拿不到大頭。

越想越氣。

什麽都不懂的房東罵罵咧咧地離開了。

唐工一眼就認出來,那些都是這幾年才出的最新設備,再確認一下數據,是安夏想要的大屏幕。

他眼睛一亮,對安夏點點頭。

安夏對那兩個人說:“你們能把一條流水線上的人都找齊嗎?”

“應該能吧……都沒什麽地方好去……”

安夏點點頭:“把他們找回來,我想試試流水線,回來操作一回,每人給三十塊。”

三十塊!夠吃一個星期的飯了!

兩人忙不叠地跑出去,去各個工人們可能去的地方,把工友們找回來。

工人們回來了,他們不知道安夏想幹什麽,懶洋洋地提不起精神,還有好幾個手裏拎著剛剛買的豬腳飯。

“三十塊,要現在給的哦。”一個工人年紀稍長一些,覺得這事很莫名其妙,他不在乎安夏的目的,只在乎錢。

安夏讓陳嘉去銀行取現金,特別讓他一定要打車去,打車回,車一定要停在銀行門口,一步也別多走。

“才這麽一點錢,沒事的。”陳嘉覺得安夏太緊張了,紫金在深市也有分公司,沒聽說有什麽危險的事情。

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紫金分公司的地址在高貴的南山區,鄰居都是大企業,出入都是有錢人,而這裏是龍崗區,屬於關外,在都市傳說裏,仿佛哥譚市一般的存在。

安夏看著工人們:“來,你們誰給他說說,現在這邊的治安怎麽樣?”

“哎,聽她的吧,靚仔,這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敲頭黨不管你到底提了多少錢,只要你從銀行出來,手裏還拎個包,就會被盯上啦。”

一個工人拎起褲腿,露出膝蓋和小腿上的兩大塊可怖傷疤:“對啊,我上回就被騎摩托車的搶過一回,我那就是個塑料袋,裏面裝著幾本書,這都被搶啦,看我腿上,還有磕在地上的傷疤呢。”

還有女工向陳嘉展示自己撕裂的耳垂:“我戴的是個假金耳環,他們才不管是不是真的,先搶再說。”

一群人七嘴八舌把自信的陳嘉給說得頓時緊張起來,他表示自己一定打車去打車回,出門讓銀行保安給送到出租車上,絕不多獨自一人多走一步路。

見陳嘉真的去拿錢了,而安夏還留在這裏,工人們信了七八分,沒有再像剛才那麽堅決地要求「先付錢再辦事」。

他們打開設備,然後找出最後的一點原料,給安夏表演了一下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流程過半的時候,陳嘉回來了,正好從前往後發錢,一人三十塊錢。

唐工站在旁邊觀察,看他們的操作手法是否規範。

有些細節他不能確認的,還會向工人問清楚。

這家代工廠的程序真的很齊全,還有專門的檢驗車間,有檢驗員對液晶屏封箱前做質量檢查。

最後做出的這塊是合格品,安夏拿起它,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疊在一起,大小正合適。

“挺好,留著,以後要是真的出現死點了,就直接換上。”

安夏本來想讓這些工人再留一會兒。如果她能很快把項目拿下來,他們可以繼續在工廠裏幹。

但是她不確定需要等多久才能簽定合同。

以她過去與日本人打交道的心得,日本不少人矯情又事兒逼,還會耍點雞賊的小心思惡心人。

這一單還不一定能不能談成。

要是一直養著這些工人,到時候沒談成,那就不好了。

這些工人都各有去處,有的想回家務農,有的打算去別處再尋尋機會。

安夏問:“要是廠子重開,你們還願意回來嗎?”

“要是跟現在收入一樣,不欠錢的話,當然願意啦。”

安夏點點頭,她對本地的工廠招工是個什麽情況心裏有數,大家都毫無穩定性可言,幹滿一年的都少之又少,說跳槽就跳槽,有的剛進來四天,忽然發現隔壁廠給的加班費更高,立馬就跑。

後世用來調侃特殊行業的 「高薪日結」,是這邊最積極招工時候的真實口號。

這次負責投資收購的同事們加班加點,把需要收集的資料在短時間內整理、分析,然後寫成報告給安夏。

買技術和買全新的流水線的價格挺貴,算下來,紫金需要出貨十萬塊大號的液晶屏才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