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5/6頁)

銀行的任務其實很多,各種債券的發行、定期存款……都有任務,為了完成任務,銀行各種手段都得用。

包括招聘家裏有後台的人、送米送油。

除了給大額存單高利息之外,還要再多送一筆獎金,安夏的話確實讓行長十分心動。

他在新聞上看到鴻雁做起了支付業務,他自己也試過一回,發現錢是可以沉在鴻雁的資金池,而不是用不完就折回銀行。

這筆錢,就這麽沉睡著,太浪費了。

“你說的這個事情,我們要討論討論,研究研究……盡快給你拿出一個方案來。”行長說。

未免也太快了,第二天早上,安夏就接到行長的電話,請她去銀行總部來談談。

這個時代,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國家沒有明令禁止銀行發行自己設計的金融產品,他們就真敢幹。

從他們做好的資料看,投資方向是國債、大額存單和商業票據,包括迂回的實現「同業拆借」。

這個產品把鴻雁整個資金池視做一個整體。

所以給出的利息比正常情況下還要高。

安夏對這個產品的要求是即時可取,以及絕對安全。

不允許承諾保本的事情要等到2022年1月才會發生,現在可以簽定保本協議。

銀行的人對安夏的擔憂覺得好笑:“安總,你看投資的產品,怎麽可能出問題。”

別……別立fg!

安夏細細地看著手中的資料,在「國債」一項上點了點:“比如國債,去年十二月試點的國債期貨,算在這裏面嗎?”

“算啊。”有人回答。

安夏搖頭:“怎麽能算呢,它就是期貨,我只想投特別特別特別穩定的國債,期貨不能投的。”

“安總太小心了,國債期貨也是很穩定的。”

屁!過兩年就讓你們知道什麽叫兩個流氓對著耍無賴,死了一地的投資人。

在這些幹了許多年的銀行人眼裏,安夏就是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外行,她懂什麽國債,懂什麽國債期貨。

安夏搖頭,她笑著說:“我要保證資金池的絕對安全,在我眼中,能絕對安全的產品,是以國家主權為保證。”

她笑起來的時候,眉眼彎彎,臉頰上還有一個小酒窩,就像大學女生那樣清純天真,一點都看不出來是一個公司的掌權人。

但是她做出的決定,沒有人可以更改。

安夏說的國家主權其實不太準確,不過其他人都明白她的意思了。

她要的是——“除非國家沒了,否則一定能剛性兌付的產品。”

雖然銀行並沒有這麽超然的地位,不過如果局勢慘淡到連四大行之一都撐不住了,那……懂得都懂。

所以安夏要投的就是國債、銀行同業拆借,以及大額存單,就連商業票據都只是附帶的。

期貨,絕對不可能!

安夏對期貨的印象一直很差,這個ptsd來自於她知道億萬富翁炒橡膠期貨炒成了百萬富翁,以及著名的327國債期貨事件,還有長城期貨公司的女操盤手做反了方向,讓客戶血虧,最後嫁給客戶的傳說。

不是天災就是ꁘꁘ,水太深,太難把握了。

安夏是客戶,她要求穩,銀行方就調整產品的投資方向,最終確定了專門為紫金鴻雁提供的金融產品,算下來,利息比活期銀行利息還高一點點。

合作方式相當於是鴻雁代銷銀行的這款產品,不算僭越,搶了銀行的活。

安夏不會犯馬老師的錯誤,她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絕不跟真正的行業話事人和監管機構發生沖突。

「鴻雁一號」推出之後,靠地推隊伍的強大力量,一下子就讓很多人知道有一款理財產品,利息比銀行活期高,花起來也比銀行活期方便,都不用去銀行取錢。

鴻雁的資金池在短時間內從一千萬猛然跳到了七千萬,其中各種服務都能產生收益,都記在鴻雁項目組的利潤裏。

那一天在會議室裏參加頭腦風暴的員工,就連馮喜都抱怨安夏想一出是一出,其他啥也想不出來,還被迫憋主意的員工更是在心裏把安夏罵上了天。

當時他們覺得這業務毫無意義,就是浪費時間,純做公益,看不到收益在哪裏。

甚至有人認為是因為鴻雁一直沒掙錢,安夏存心給他們找不痛快,就是憋著壞,想趕一些人走。

要不是安夏平時在公司裏說一不二,根本就沒人能改變她的想法。

他們早就舉著小牌牌去總經理辦公室示威抗議了。

如今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幸好聽了安夏的話,幸好他們慫了沒去舉小牌牌。

幸好馮喜不折不扣的執行了安夏的命令。

年終獎有保證了!

在代收費業務和金融業務都在欣欣向榮的時候,有幾個城市電業局聯合找上安夏。

“你們要智能電表??”安夏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