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7頁)

安夏再一次來到津海,主要是想跟他們領導說說:“把活給我們公司承包了吧,何必為難你們局的人呢,讓他們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不好嗎?”

這個建議是好的。

領導們不是不知道這項業務對單位硬件部的同事確實壓力過大。

整整八年的時間,開發進度還沒有一個剛成立沒三年的民營公司快。

別的不說,「中國貨」的整體物流和調度就已經碾壓了他們現有所有系統。

“好是好,不過,涉及到重要的信息網絡,我們說了不算。”

這要是用上了,就是全國範圍的事情,確實不是津海一地,或是某處說了算數的。

好在津海離首都不遠,安夏行李箱都沒打開,就進京去見真正的總負責人。

由於紫金科技的良好信譽,再加上了確實急於加快信息建設,幾位領導開了一次會,又集體去紫金公司考察了一番,就直接通知安夏:紫金科技可以全權負責這

次的開發工作。

當領導想要做好一件事的時候,那件事的流程進度必定飛一般的通過。

沒有OA系統的自動流轉,靠人肉簽字,居然也在半天之內,把那麽多個簽字、同意,全給拿下了。

此前的試點是八個省市,這次除了八個省市之外,還捎帶上了雲南的臨滄市和畹町市,最近阮強得到線報,說有一大批貨,有可能會從這兩個地方中的一個進入國門。

津海的數據已經完善,臨滄和畹町好多人連身份證都沒有,甚至都沒人知道他們到底是哪國人。

只能由當地一線民警一個一個的調查。

津海調查一下基礎信息就行了,最多是「進過宮」的人要登記一下前科。

這兩個地方的某些村民,還需要做檢查,確認他們是不是癮君子,然後登記。

另外一些人則完全不需要做檢查,天天蹲在國境線旁邊抽葉子,紮針頭,哪還需要驗。

等他們把資料查得差不多了,已經是春節將近,第一代警務通差不多可以用了。

可是,在公司裏測試特別好的設備,到了臨滄和畹町就不行了。

死活連不上網,輸完身份證號碼,就看見圖標在寂寞空虛地轉圈圈。

這事可是首都那邊,廳裏的領導親自親切關懷的項目,要是搞砸了,紫金以後也別混了。

為了表示特別尊重的態度,安夏親自帶著工程師趕過去,檢查是怎麽回事。

沒什麽,基站建設沒跟得上,網絡信號差而已。

雲南電信表示:“我們會盡快加強網絡建設,別急別急。”

說幹就幹,他們的動作真快,仿佛就是眼睛一眨的功夫,幾個固定邊防檢查站附近,就立起了電信的無線基站塔。

在塔下,信號那叫一個強,輸入完身份證號碼,一點擊「搜索」,所有信息馬上冒出來。

正常情況下,工單就可以關閉了。

但是,從對外宣傳的角度上來說,事情不能就這麽結束。

處理得太快了,就顯得過於平平無奇。

即看不出安夏來這一趟的意義,也顯不出紫金公司對此事的重視。

將來公司要寫什麽宣傳的時候,跑這一趟都沒法提,怎麽提?

雲南電信響應及時,幹得漂亮?

那跟紫金公司有什麽關系?

無論如何,得讓來這趟的差旅費稍稍顯得有點用處。

安夏聽說,其實邊防不僅有定點哨,還有臨時哨,就是接到線報後,會突然設幾個卡點,避免罪犯提前逃走。

“要不這樣吧……反正,我們的目標是坐長途大巴的,不是徒步走進來的,對不對?那我們就順著長途大巴的線走一遍,看看哪裏沒有信號,或是信號弱,標記出來,增加那邊的信號?”

電信的領導表示同意,安排了一個工程師跟著安夏,還有幾個老資格的邊防一起去,他們的任務是檢查公路旁的小道的信號,有些罪犯會在檢查點之前下車,從旁邊的小路繞過去,等過了檢查點再上車。

除了人,車上還需要放許多設備,用來測量,小巴車放不下。

於是當地領導借了一輛長途汽車公司的大巴,就是平時跑長途的普通車。

車子從國門開始啟動,安夏手裏拿著設備,一路緊盯著信號。

每到一個有小路的地方,就會有人下車,拿著設備檢查在小路上的信號。

司機下車方便,安夏在車上低頭跟陸雪發短信,過了一會兒,有人上車,安夏以為是同車的人回來了,也沒擡頭,繼續跟陸雪聊天。

再然後,更多的人才上車回來,工程師上來的時候,跟安夏打個招呼,說信號怎麽怎麽。

邊防上來的時候,一眼就看到……

多出來的那個人,前面的人轉頭,向後面的人使了個眼色。

他們原本坐得零零散散,現在都圍坐在那個乘客身邊,還有一個跟那個人說:“我的位子在裏面,讓我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