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7頁)

現在用的人並不多,現在的老人,一般都有三四個子女,正常情況下,是有人來輪班照顧的。

還有一個不信任的原因,一個冷冰冰的鐵疙瘩,能有人這麽體貼嗎?

能有人這麽知冷知熱嗎?

要是斷了電,它自個兒都難保。

另一個原因是許多人生怕背上一個不孝的罪名:連父母、祖父母都不願意照顧,還要用機器人?

就連免費使用,都找不到志願者。

在九十年代初,想找一個空巢老人的難度還是有點大的。

後來,終於有人來咨詢能不能用機器人護工,在家庭裏用。

“這可能不行,我們的機器人護工的使用環境是在醫院病房裏,普通家庭可能不行。”

“我們這的環境跟醫院病房差不多,要不,你們來看看?”

現在普通人家的居住面積普遍比較小,機器人護工的發揮有限,還有可能打翻家裏的東西。

人工智能的團隊有人去了一趟,做使用環境評估,進門之後,就表示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挺大的房子,家具不多,也沒什麽雜物,各種東西放得十分規整,就連書架上的書也是按色系排好的,漸變色。

機器人護工被送到老人家裏,團隊工作人員輸入一些基礎數據之後,讓它可以完成最基礎的護工操作,剩下來的事情,就屬於機器自主學習的範圍了。

“這台機器,需要采集一部分關於您的數據,向我們反饋,這是一份數據采集同意協議,您先看看,沒有問題的話,請您簽字。”

老人掃了一眼:“這麽多字,不看!”

旁邊的保姆趕緊解釋:“他的眼睛不太好,看字太久,就會眼花,模糊。”

“哦,這樣啊。”工作人員拿起合同,對著鏡頭,逐字逐句地念給老人聽,念完了,還解釋一遍。

剛解釋完了沒幾句,老人就不耐煩地打斷了他:“我又不是傻子,這還能聽不懂是什麽意思?繼續往下念!”

態度非常惡劣。

工作人員只得繼續往下念,念慢了,他認為工作人員是不是嘲笑他耳朵不靈了,念快了,他又認為工作人員是想掩蓋什麽真相……

十幾條協議,讓念合同的人夢回上學的時候,沒有提前預習有生字的課文,就被老師拎起來朗讀的感覺。

好不容易念完,老人在鏡頭下簽了字,他這才悄悄松了一口氣,看著站在旁邊的保姆,深深地理解,為什麽她主動上門說想要機器人護工。

從這位老人的身份資料上看,他是早期的大學生,喝過洋墨水,見識過不少場面,五幾年回國,然後遇到了不少麻煩,導致他的性格變得異常多疑,對誰都有防備心。

子女都被他教育成了知識分子,現在人都在國外,平時不回來。

親戚也是有的,但是都煩他的性格,平時也不往來。

只有子女給他在國內請的保姆和護工陪在身邊。

剛開始護工覺得自己「只要給我錢,讓我幹什麽都行」。

幹了沒一個月,就覺得「這個真不行」。

簡直是精神折磨,多少錢都不幹!

後來請的幾個護工也都幹不了多久就跑了。

保姆是老頭老家請來的人,從輩份上算,是個遠房親戚,現在她也快要頂不住了,就在她在「高工資」和「保命要緊」之間搖擺不定的時候,她看到了「機器人護工免費試用」的廣告。

這是一次機器真正與人類高強度互動的過程。

整個人工智能組對此高度重視,隨時檢控機器人數據,主要是看它要學習多久,才能正確領悟某個行為應該怎麽做。

為將來調整算法提供依據。

這個項目也被國內外其他公司關注。如果成功,證明這條路可行,大家的項目都能跟著上馬。

要是失敗,那大家就得摒棄這條路,或是尋找失敗原因,避免自己也跟著翻車。

由於之前的「人工智能」系列地攤貨對人民群眾的沖擊,導致普通人對真正的人工智能表示不信任。

“肯定又是騙子。”

“別這麽說,肯定是國家又下了一盤大棋。”

……

這些聲音沒有傳進這位真正使用者的耳朵。

對他來說,這個張牙舞爪的鐵玩意兒跟起重機、吊車沒有任何區別。

主要的功能是把他的床擡高,喂藥,還有把他扶到浴室,擦洗身體。

連倒尿盆的事,還得讓保姆幹,真沒用。

剛開始連扶人的力度都把握不準,不是太輕扶不住,就是太重掐得人疼,氣得老頭使用知識分子的花式罵人ꁘꁘ。

機器人充耳不聞,該幹什麽還是幹什麽。

經過不斷調整和學習,機器人把各種數值和運動路徑調整到最適合的狀態,老頭罵人的次數漸少。

也就是漸少,該罵還是在罵的。

就在此時,老人遠在海外的子女得知自己老爹居然正在使用機器人護工,頓感顏面盡失,這像什麽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