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6/7頁)

制片人一本正經:“我們這個劇,是要反應九十年代年輕人的真實現狀,想要真實,就得有細節。”

“可是,這個細節不對啊。”

“哎,你不懂電視劇……”制片人跟安夏談起了電視劇應該如何展現故事,“反正觀眾懂這個的不多。”

他的話堅定了安夏的想法,確實,他還是找別人贊助吧,紫金電腦丟不起這個人。

送走了這位導演,安夏想起了英導,英導的情景喜劇裏剛好寫到這一集。

內容是這家的女兒在網上遇到一個人,說自己是家,出版社已經答應給他出書了。

但要修改一下,他實在忙不過來,一看他們家就非常有文學素養,拜托他們家修改稿子。

這個人的實在邏輯混亂,錯誤過多,修改意見都寫不下了。

於是他們家買了電腦和打印機,全家瘋狂打字,終於把全部內容敲進電腦裏。然後在電腦裏修改,然後打印出來。

最後,那個家是騙子,拿了稿子就跑了,沒給錢。

“劇裏的電腦和打印機,就用紫金電腦,我們會對著它多拍幾次特寫。”

“可以可以,介紹了電腦的功能,還順便宣傳如何識別詐騙。”

此時紫金電腦以鯨吞之勢,撲向社會各個領域,盡力將它們變成自己的形狀。

電腦和互聯網的使用者也從超一線大城市慢慢向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流動,安夏給員工下的任務是至少要在省會城市,用電腦和網絡不再是新鮮事。

此時,各地的下崗浪頭已經擡起,比起八十年代末,這一波下崗浪潮,會拍死很多人。

紫金強勢推廣互聯網,讓許多生活困難的人發現了機會,實在什麽都不會的人,都能回老家,把家裏灶台上吊著的幾塊臘肉拿出去包裝包裝賣掉。

交易的活躍,也給紫金帶來了巨額收入。

員工們都在猜測,安夏會不會發更多的季度獎。

但是,季度獎發的數字並沒有超過他們的預期。

安夏打電話給飛利浦的合作夥伴,詢問他AWML公司現在怎麽樣。

他有些意外:“你說AꁘꁘL公司?那個公司都快倒閉了,你找他們幹什麽?”

在歐洲的合作夥伴完全不理解安夏為什麽會找上一個破公司。

安夏一愣:“什麽,快倒閉了?”

“是啊!連續虧損,不然飛利浦能拋棄他?”

安夏這才知道在她那個時代的世界頂尖光刻機巨頭,現在活得跟1920年的寶馬一樣:爛慫一灘、快要歇菜。

“太好了!”掛了電話以後,安夏歡呼雀躍。

錦上添花WHO CARE,雪中送炭人人愛啊……

安夏當即抓了個翻譯,辦理好赴荷蘭的商務簽證。

等待簽證的時間,她要財務部馬上弄清楚,公司現在能往外投多少錢才不會影響運營。

然後,她就帶著準備好的投資計劃和翻譯,奔向荷蘭。

但是,那位飛利浦的合作夥伴消息有點滯後,他對AꁘꁘL的印象還留在IBM高管因海灣戰爭的原因而不能親至荷蘭工廠看光刻機生產的全過程。

實際上,IBM高管說不能來之後,AꁘꁘL公司的人就用攝像機拍光刻機組裝全過程拍下來,然後殺去了美國東海岸。

現在IBM的人非常認同新型光刻機PAS 5500,只需要搞定開發的事情,ASWL就能一飛沖天。

他們正在努力遊說經濟事務部,證明新型設備已經獲得了大廠的認可,只要能通過IBM的新設備驗證,訂單就完全沒有問題。

線人給安夏排的約見時間非常不好:飛機早上九點落地,約見時間是下午一點半。

“飛機但凡晚點一點,我就趕不上了。”安夏抱怨道。

線人也很無奈:“斯密特先生五點的飛機離開荷蘭,去別的國家出差。”

安夏剛落地,就知道自己不遠萬裏跑過來,卻最多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此時限制對中國出口的「巴黎統籌委員會」還活著,荷蘭正是十七個成員國之一。

如果AꁘꁘL公司馬上就要死了,經濟壓力迫使他們背著美帝跟安夏眉來眼去的成功率非常高。

可是他們現在不僅詐屍了,而且讓他們詐屍的理由是IBM,一家美國公司。

不知道這個問題會有多大的影響。

安夏閉了閉眼睛,她手中的一張王牌,只剩下了另外一張。

“安小姐,您好。”CEO斯密特先生與安夏親切會面。

簡單寒暄之後,安夏直接聊了現在中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非常需要半導體行業的支持,特別是光刻機。

安夏這次是來談入股,而不是買光刻機。

成為AꁘꁘL的股東,將來無論是優先購買權,還是想辦法一點點的撬墻角,都總比純潔的交易關系要強。

安夏提出的理由就是雖然現在AꁘꁘL還可以,但是尼康與佳能這兩大勁敵風頭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