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國民度效應(第3/3頁)

【管他呢,反正《七子之歌》和《少年中國說》必須第一、第二。】

【《雲雀》不配有名字嗎?不爭前三,也要爭個前五。】

【《雲雀》確實好,但有點曲高和寡,畢竟小提琴曲,大部分觀眾是欣賞不到其中的厲害之處的。】

【確實,《雲雀》天生處於劣勢。不過,一個小提琴演奏的節目,能進前十,就已經強得離譜了。】

……

由於方醒的國民度飆升速度太過恐怖。

年前簽了方醒做代言的廠商,反應迅速,很多地方的商品賣斷貨之後,緊急在電商平台上搞活動,進行促銷。

與此同時。

喬英紅和方醒工作室的其他外聯員工,手機都被打爆了。

無數的廠商想要談代言。

現在如果能趕上這波熱度,至少也能賺一筆,再晚一點,真的連湯都喝不上了。

其實。

方醒簽的代言並沒有很多,因為走的是貴精不貴多的路線。

所以,在談代言的時候,開的價格都不低。

甚至超過某些頂流的價格。

可是,方醒作為一個頂流,在代言方面,卻有著一個很大的劣勢。

那就是沒有多少粉絲經濟。

這和其他頂流明星不一樣。

像李斯琦、吳俊晨這樣的流量明星,光靠粉絲經濟,就能讓廠商賺得盆滿缽滿。

比如《明日之星》比賽的時候,節目靠吳俊晨的粉絲,冰淇淋都能賣斷貨,粉絲購買冰淇淋,吃不完就送給路人吃,甚至是直接扔掉。

這種粉絲經濟,收割起來,廠商能吃到撐。

可是,方醒就不一樣了,沒有多少粉絲經濟。

其實,以方醒現在的熱度,如果好好運營一下,其實也能收割到一筆粉絲經濟。

但是,方醒對工作室的要求就是,不割粉絲經濟。

喬英紅也同意這個戰略方向。

因為收割粉絲經濟,確實能夠賺錢,但是同時會敗路人緣。

因此,流量明星都有一個特點,也就熱度高的那幾年能靠流量賺一波,等熱度過去之後,會過氣得很快。

甚至,都已經出現劇拋偶像了,可想而知流量明星很難長期保持熱度。

喬英紅之所以同意不割粉絲經濟,原因就是對方醒的實力有信心,可以走國民度路線。

只要國民度上來了,熱度非但不會降,知名度只會越來越高。

況且,實力擺在那裏,根本不擔心會過氣。

因此,喬英紅給方醒安排的路線,就是長期路線,絕不像其他流量明星那樣收割粉絲,殺雞取卵。

事實證明,方醒和喬英紅的策略是對的。

春晚之後,國民度提升的效應,初步顯現。

在春晚之前,很多廠商還嘲笑那些用天價簽下方醒做代言的集團,結果春晚之後,簽下方醒做代言的廠商,得到了百倍回報。

那些原本覺得方醒沒有代言價值的廠商,悔得腸子都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