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章 詳細的制定準入規則

“那麽準入門檻這邊是個什麽標準呢?”屈萍詢問陳瀟,這方面他的想法多。

“還是積分制度吧,跟之前的重症治療中心積分制度掛靠但又不完全一致,其實這兩個我很想合並起來,但是現在應該還不行。那個是治療的門檻,遵紀守法,勤懇工作就行。這個是永生的門檻,還是要提高一下標準才好。”

“有具體的想法嗎?”

陳瀟想了一會,說出了大概的框架,思路上還是沿用了重症治療中心積分制,側重點有所不同。

最核心的思路便是,永生積分制依舊實施雙軌制,積分與金錢可以互通。

第一種人是道德高尚的人,這樣的人奉獻自己,溫暖他人。善行不看幫了多少人,而是看這個人貢獻了自己多少東西。

有的人身家十億,拿出了十萬元救助是個小孩。但有的人,自己生活拮據,依舊收養了一個孤兒,或者是長期幫助身邊沒有學員關系的老人,這樣的人更加的偉大。

長年累積積德行善的人,會讓普通人對社會不那麽心寒。

這種人才是文明精神真正的傳承。如果沒了這些人,這個社會的風氣早就掉進泥潭裏面。總有些人逆行,堅持本心。所以他們配得上永生。

道德高尚裏面也包含著工作時候的自我犧牲。比如一些消防員奮不顧身的救火,救人,這樣的人也應該的得到名額。

一些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在災情中堅守一線,他們也同樣值得肯定。

這種事跡的判讀結合過去的記錄與以後生物芯片的新紀錄。

陳瀟知道,很多記錄其實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他就親眼見過有些人明明什麽事情都不幹,偏偏被評選為優秀事跡的事情。

這樣的人就是在給自己貼金,為了更好的升遷而已。

一線的人拼命,有的人在後方睡大覺,事件結束後,睡大覺的偏偏評為優秀,一線的連錢都沒給夠,這怎麽行?

第二種是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

這樣的人則是依靠自身的聰明才智與影響力來為很多人帶來了福報。比如科學家研發出了救人的藥物,提升了科學的進步。那些做基礎理論研究的有突破,也要算進來。

有的工作人員改善了生產流程,讓大家工作更加的輕松,改良工藝,減少汙染,更改配方,降低從業人員得職業病,這全是大貢獻。

不過考量的時候,一定要判定發明者的貢獻程度,有的屬於團隊結果,那就把動腦子,動手的人算進去。那些搞搞後勤的人就免了,畢竟有沒有這樣的研發項目,他們還是得要幹這樣的活。

這其中有一種情況也要考量,那就是決策者,有的人做了有益於人民的大事,那也該優先。還是以消防為例子,現場非常復雜,決策者作出正確的決定,挽救了民眾與消防員的生命,那也是大功一件。

第三種是普通人,只要是勤勤懇懇的工作,老老實實的做人,不故意犯錯,不故意造孽,那就一定能獲得永生的資格。還是那句話,別看這些都是普通人,只要活的時間夠長,誰也不敢肯定哪天他就有了個劃時代的想法。

普通人要進入,得捐獻自己七成的財產給公益,所捐獻的公益基金會得由長天認可監管,長天不想這些錢亂花,上面那兩種人不需要交金錢。

最後一種是資產在千萬以上的人群了,這一部分要嚴格審查。具體是多少千萬的話,還得分地方,取當地的平均水平來判定。

“這個確實該好好討論。有的人出生在富裕地區,隨便跟著做點生意就累計千萬財富,這不能算是原罪吧。有的人是跟著時代潮流,腦子聰明加上肯吃苦,一點點積攢到千萬身家,這樣的人也不能說什麽吧。”

“你說的那幾種人都是很少數的。”陳瀟搖搖頭,“生在富裕地區不算原罪?可是有些富裕地區是吸了周圍區域的血才發展起來的,這個又怎麽說?即便它是自己有礦,挖出來就致富的,這也不行。畢竟礦產屬於整個夏國的人,憑什麽他靠的近就得吃這麽大的紅利?

財富是均衡的,也是不講理的。有人多了就一定有人少。有的人做的不過分,大家相差就不大。有的人做的就太過分,差距就大了起來。這還只是法律框架內允許的呢。更別提還有更多法律框架外的事情。”

屈萍笑了:“整個地球就你最有錢,沒想到你這麽仇富。”

“我的財富都是靠技術發家的,掙的都是幹凈的錢,還給民眾讓利。但是,絕大多數的富人底子都不幹凈。一個普通人除了幸運和時代的加持,很難打拼下五百萬甚至兩百萬的財富。生活的消耗就讓他們剩不下錢財。想掙更多的錢,那就會走上灰色甚至是黑色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