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有秋雯,何愁大事不成!(第2/4頁)

不過就是這兩個後起之秀,卻擊垮了國內許多前輩,最後屹立於行業頂端,成為後世的兩大領域巨頭,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非常在意線下市場的布局。

其他手機廠商都被大米帶偏了,一心想著在互聯網上發展,只有藍綠大廠默默耕耘線下,把如海的授權店開到縣城和鄉鎮,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等互聯網市場飽和,其他廠商再把目光瞄準線下的小地方,早被藍綠大廠給全面搶占了。

另外一大巨頭華維是什麽時候才做縣城的呢?

2016年!

每個縣城都布局完,又是幾年之後的事了。

這樣的市場拓展速度,拿什麽和人家藍綠大廠競爭?

不過,蘇澤林做城鄉市場又比藍綠大廠要早了幾年,先機占盡,所以過得幾年,就算受到互聯網的沖擊,他也半點無懼。

藍綠大廠的策略能成功,自己同樣能成功,而且只會更成功!

翻開那份千縣計劃看了下,嚴秋雯就對蘇澤林的想法略有了解。

縣城的直營店或加盟店不需要太多,剛開始一到兩家就可以了,規格也可以比地市的門店要保守一些,畢竟小地方,消費能力有限,不過必須開在人流量最高的地方。

新世紀走的是前世藍綠大廠的路,但做的是精品,確保每家門店的產品齊全,服務一流,所以策略上會有所差別。

就像水果的直營店,甚至全國也就那麽幾家而已,在北上廣深等一級城市才會考慮開設。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消費能力的提高,縣城門店可以逐漸增加。

嚴秋雯翻看了會文件,便不住點頭。

蘇澤林做的方案,如果換成別人來看,幾乎無可挑剔。

大局觀強,前瞻性遠,還有各種銷售手段信手拈來,而且還特“細”。

何謂“細”呢?

就拿新世紀上年沖擊全國市場來說吧,換成其他公司的運營,很可能會做出一個通用方案,然後發給各省市的市場負責人,說你們都按照這個東西來執行吧。

但蘇澤林就不一樣,他會先做出一個通用方案,然後根據不同的省份地區會略作整改,比如經濟落後的省份和經濟發達的省份,銷售手段和推廣策略會有所不同,還有諸如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又得另作調整。

在方案確定之前,他還會鼓勵區域負責人提出補充意見,畢竟區域負責人比自己更了解那個地方的情況和消費者心理。

如果蘇澤林覺得有道理的建議,他就會采納並且獎勵區域負責人。

如此一來,區域負責人會更有認同感和參與感,而不是覺得自己像機器般聽從指令,在該地區的市場推廣過程中,他們也會很積極地進行反饋,和總部這邊形成非常良好的互動交流。

這些東西,都是很多企業,甚至巨頭企業的運營都未必能做到的,不過蘇澤林就可以,這也是新世紀得以神速發展的原因,稱他是這家企業絕對的靈魂人物也不為過。

楊奮雖然是總裁,康寶弘是經理,然而真正當家的,終究還是蘇澤林,另外兩人也不能說不行,不過讓他們掌舵的話,新世紀遠遠沒有今日的成就。

看完之後,嚴秋雯開口了。

“城鄉消費者是市場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同時也是比地市消費者數量更龐大的群體,受居住環境和收入水平的影響,他們有著特殊的消費心理行為。”

“就拿農民消費者來說,盡管近年來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尤其是今年實施的‘三農政策’,以後收入會有更大提高,但總體而言還是處於較低的層次。畢竟,上年我國農民的人均收入還不足3000元!”

“所以,農民在購買動機上普遍更注重商品的實用性,要求質量可靠,耐用性強,價格低廉,而非商品的品牌,包裝,樣式,設計等外觀因素。比如在大城市早已滯銷的加重自行車,非折疊雨傘,小型電視機,目前在縣城和鄉鎮市場上依然十分受歡迎!”

“如此一來,在推廣縣鄉市場尤其是鄉鎮市場時,我覺得應主打物美價廉的低端產品和中端產品,同時電腦的比例可以適當減少。”

“門面的裝修上應略作調整,相較專業和高大上,予人親切感會更好。”

“店員的服務亦需進一步加強,正如春晚那個小品那樣,很多第一次買手機的鄉下消費者都會覺得局促,甚至無所適從,如果能遇到好服務很容易在此類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口碑,並讓他們成為忠誠的顧客。”

“……”

嚴秋雯侃侃而談,蘇澤林則聽得眉飛色舞。

女軍師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人才,雖然她出身省會城市,可能也沒什麽機會去過縣城鄉下那樣的小地方,然而她對這些人的消費心理卻是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