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豫歸夏(第3/3頁)

景軍投降的消息朝野震動,景國已經無力再組織起一支能與夏國對抗的軍隊了。

國內的農民造反,還有郡兵可以鎮壓,還有世家的重兵各自守護大城市,但是夏國的玄甲軍,那就是真的打不過,掏空家底也打不過。

景王眼睜睜眼見大勢已去,世家的大臣們也從寧死不降的態度,轉變為可以投降,大概財產轉移的差不多了。

等夏軍兵臨城下,景王無奈的獻城而降,整個過程不超兩個月,勢如破竹,景王由於景太子早就投降的原因,外加沒有負隅頑抗,還算得到禮遇。

命令他到晉陽來朝拜莊詢,成為夏國的臣子,並且發布投降的詔書,讓各地放棄抵抗。

一切都很順利,宛如秋風掃落葉,夏軍慢慢接管景國,從夏國本土培養的官員也來到趙景兩國的土地主持分配,解釋新法。

聽到莊詢的命令是繼續攻占鄭國,解當地百姓的窮苦,留下一部分鎮壓景國內部此起彼伏的叛亂外,大家夥摩拳擦掌,都準備拿鄭國試試刀。

特別是趙國和歸順的將領,都想在新王朝奔一個前程似錦,鄭國某種意義來說是夏國最強的對手了,所有世家舉全國之力,能有十萬帶甲,而且景國還逃過去不少起碼也有個一萬人。

人數只有夏軍的三分之一,畢竟景國不是趙國,沒有一個姜太後能去統禦疆場,歸順的景軍臨時倒戈,夏國可經受不起,所以並沒有吸納景軍。

這是絕境,鄭國世家和王室的軍隊這時候都沒有退路,這一場大戰應該雖然夏國占優,也不該被輕視,莊詢也不想鬧個草木皆兵的笑話,被這樣翻盤,所以強調了先休整。

但是將軍們一個個都想立功,莊詢的命令某種程度上迎合了他們的口味,大家都等著修整好,開啟滅鄭的征程,大家都期待在攻滅鄭國中拿到自己想要的地位。

可惜,不是誰都能有莊詢那種抗壓能力的,面對不可戰勝的趙國,敢於帶著貧民揮刀。

景王入晉陽俯首稱臣的同時,鄭國的使者也來了,遞上了降書,聽聞了景國歸順的條件,鄭國心動了,要求比更多的食邑,以及保留全部內帑。

卷七: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