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沒希望(第2/3頁)

“不要家業了,給夏國投降?景王莫不是瘋了,他怎麽當上景王的,他給夏國服軟不如給趙國服軟。”

聽了吳承佩的瘋狂想法,趙王搖搖頭,這樣做一點都不利好景國,反倒是利好養精蓄銳,提升實力應對趙國的夏國。

給趙國服軟,大家體制相近,還更讓國內的世家接受,投降夏國,國內世家就先反了。

“因為這樣他們還有一線生機。”吳承佩的話點醒了玄女,所有的關節點都聯系上了。

“陛下,我們是在斷臂求生,景國是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玄甲軍這樣的兵種養成的周期長,對於每一個人國家,都是損失不得的寶貝,鄭國占領景國有什麽用,這些個兵員才是最寶貴的,在這種隨時爆發戰爭的時期,土地供養的兵員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成型。”

體會到景國這種孤注一擲的決心,玄女緩慢的說,景國顯然明白擁兵的重要,土地是基礎,成果是兵。

“可是只有兵,景國也不長久呀,這樣沒有後方的作戰,是行不通的,這樣是爭什麽,又活什麽。”

趙王疑惑的問,稍微理解了一些,但是沒有玄女理解的透徹。

吳承佩懂了,順著玄女的思路明白了。

“這就要看鄭國有沒有腦子了,如果有腦子就不會逼的景國把這些精銳送給夏國,景國和夏國聯手,是有機會覆滅趙國的,或者被趙國所滅,景國的軍隊,夏國的軍隊,甚至趙國的軍隊,最後都集聚為一個整體,到時候,就算鄭國占領了景國的土地,那又如何,不過是勝利者的余餐。”

吳承佩理解說,聰明人都是一點便通的,核心矛盾已經轉移到了趙國。

“景國給了鄭國一個選擇,是搗毀景國的宗廟,景軍成為趙夏之爭的養分,還是保留景國,不讓自己面對不可能戰勝的強權。”

玄女接著說,這是景國的置之死地而後生法,鄭國把景國逼急了,景軍直接倒向夏趙兩國,大家一起完蛋。

“所以鄭國就不會進攻景國,什麽都不會做嗎?不對,他也會來進攻我們趙國,糟糕!”

趙王突然意識到了什麽,鄭國不進攻景國,坐看三國爭鬥也不符合他的利益,現在爭龍的大勢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鄭國幹等夏景趙打起來,打出結果,明明鄭國什麽都沒做,相對實力反而落後了,所以他也回來瓜分趙國的利益,繼續形成三足鼎立的趨勢。

“沒錯,現在的趙國陷入包圍了,景國的舍命,讓他們聯合了起來。”

玄女點頭,腦子裏飛速轉起來起來,想著如何破局,絕境反而激起她的好強之心。

“又是這種場景,兜兜轉轉,又變成這樣,三國伐趙,我趙國真的喪失了天命嗎,唉。”

倒是趙王感到這種局面,有控制不住的棘手,他們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當初就是三家準備伐趙,現在又是三家準備伐趙,這一年的努力似乎是做了無用功一般。

“那可不一樣,當時的這幾家是因為壓力被迫聯合的,現在是因為利益在一起的,有壓力的人會粘合在一起,難以攻破,但是只是靠利益我們還有勝算。”

電光火石,想法醞釀,玄女的前進一步,帶著堅定,已然有了一套想法。

“國師快快請說,有什麽辦法。”像是抓住了一顆救命稻草,趙王也沒有之前那般桀驁不馴,因為不聽話,真的有可能失去所有的機會。

“目前結合緊密的是景夏二國,很簡單,如果這兩國不抱團,就會被我們原有計劃所滅,所以他們沒有離間的可能,雙方的君臣都有勇氣,有智慧,不會讓那個我們有機會,但是鄭國不同,他對景國的動作讓景國早已難以信任他,況且,鄭國太壯了。”

玄女分析說,厘清彼此的矛盾,國與國的鬥爭除了利益,還是利益,因為利益合因為利益分。

“離間趙國不是已經做了嗎?現在還有用嗎?他們現在就像是餓狼,爭先恐後的搶食我們這頭老虎,生怕慢了,被其他人多吃兩口。”

趙王苦笑說,趙國現在無疑就是一塊無主肥肉,少吃一口都是虧。

“是這樣,首先是老虎震懾不住群狼,才會這樣,鄭國的下場不會那麽快,這個空档期,打碎景國的軍隊,敲山震虎,然後掉頭攻打夏國。”

玄女瘋狂的說,賭是嗎?趙國也要拼命了,都已經絕境了,何不奮力一躍!

“啊?”趙王沒有反應過來。

“留個一兩萬軍隊象征性的守一下夏國,其余的玄甲軍全部調用和景國決戰,勝而不追,丟棄給鄭國,我們再掉頭攻擊夏國。”

玄女謀劃說,分清主次秩序。

“同樣能達成我們之前的目的,吞夏決戰鄭國,殘存的景軍會被觀望的鄭軍吃了,我們也有空去料理夏國,只是這個計劃的兇險你們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