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好趙王(第2/3頁)

世家像是一個網,彼此編織,相互連接,現在出了這麽大的洞,大家的想法還是要進行修補,奪回割讓出去的土地也是一致期望。

提防景鄭兩國,常備軍不能動用太多,同時又要對付夏國,所以向世家征兵,加上上次失利,世家短暫被壓制了,貢獻了兵權。

“這個時候好,如果只是收復兩道的話。”玄女也支持的點點頭,目標如果是只是失地。

趙王沒有不顧理智的直接攻打夏國,這讓玄女松了一口氣,因為此刻給夏國的窗口期也只是一段時間。

從趙王集結各個世家的兵員,到去收復失地,要在景國的內亂平定之前。

畢竟景鄭二國對趙國的敵意目前是非常大的,不在這段時間收復房榆二道,等反應過來,倒成了事實性的三家攻趙的局面,趙國也會陷入首尾不相顧及的尷尬局面。

“國師的擔心,朕明白,朕不會去做這種蠢事的,母後好不容易讓朕回來,朕會克制的,雖然朕真的很想去救母後。”

趙王冷靜說,苦果自吞,國家大事,不要因為個人喜好改變,他是姜太後培養出來的完美帝王,他不會犯這種分不清公私的錯誤。

“夏王也是真心喜歡太後的,太後曾經對他有恩,不會對她怎麽樣的。”

玄女還是勸慰說,她不好袒露姜太後的近況,不能說你母後現在對莊詢乖巧得很,莊詢對你母後也不錯,還帶來見我這種話。

“他對恩人就是這幅態度?”莊詢得意洋洋的態度,已經成了趙王揮之不去的陰影。

有些人苟且偷生會覺得幸運,趙王只感覺無邊的恥辱,他只想把他遭受的屈辱換成向上的動力。

“因為太後後來意圖刺殺他,莊詢我也見過,有了孩子應該會對太後好很多。”

省略了關鍵信息,為了防止趙王多想,她主動問:“這次誰領軍出征呢?”

“朕,唉……”雖然不想和怨婦一樣碎碎念,可是上次的失敗已經成了他的陰影。

“陛下還是不要去了,國內動蕩,需要陛下你穩定局勢,不如選一位德高望重經驗豐富的將軍領兵吧。”

玄女給了一個梯子,明白趙王的尷尬,趙王也不是頭鐵的人,不會像某個把老爹積累的天胡局,草率的三次征戰葬送享樂皇帝,賭氣一樣找面子。

“國師說的對,也不用照顧朕的威嚴,朕確實沒有什麽軍事才能,還是讓臣子出征吧。”

趙王順著梯子往下,果斷認了一個錯,他不是輸不起那種,做錯了,下次改就行了,把自己塑造的完美無缺,本身就是一種缺陷。

“有意向的人選嗎?”參與其中,玄女也不放心,現在趙國也錯不起了,要選出一個能挑大梁的存在。

“邵國良老將軍,壽安本就是邵家為主的地方,打仗會盡心盡力,他是玄甲軍的老將軍,德高望重,現在讓他出征也是眾望所歸。”

說出心中的人選,趙王解釋了一下選擇邵國良的理由,幾乎沒有什麽缺點,完美符合這次出征要求。

之前是因為對方需要作為統帥進攻景國,當時趙國大部分將領不是跟隨去攻打景國,就是去防備鄭國,現在收縮了力量,是可以騰出一只手收拾夏國了。

“邵將軍嗎?”玄女的表情舒緩,確實是一個好人選,這下奪回兩道土地也就讓人安心了。

邵國良的地位就類似於成國的酈平遠,虞國的司琴盛京,都是柱國一樣的存在,他們出戰都代表著君王的意志。

“邵老將軍也是久練玄甲軍,這次世家出兵兩萬配合固守,防備鄭國偷襲,不讓他們去搗亂,我們玄甲軍出兵六萬,趁著夏國還沒有統合整理內政,整訓軍隊,拿回兩道應該不成問題。”

以為玄女有疑問,趙王進一步解釋,這確實是一步好棋,也是目前環境的最優解,除了邵老將軍,也沒有誰能挑起這個大梁了。

兩萬的世家軍隊,要把世家掏空了,如果不是因為觸及世家的利益,與此同時上次的失敗來的太慘烈,是達不成現在這種效果的。

不追究上次世家軍最後畏戰的交換,現在趙王能要到如此多的兵馬,並且打散不讓串聯,直接補充到預備軍,防鄭國和景國。

而六萬的玄甲軍鐵騎,精通訓練,有實戰經驗,去收復失地綽綽有余,也萬無一失。

莊詢假設帶甲一萬,就算拿了兩萬甲胄,有前期的訓練加之前儲備勉強湊齊三萬人的天策軍。

可這訓練不足,配合不足的三萬人,在面對兩倍的兵力下,也只能依托大山大河地勢進行抵抗。

壽安和房榆山川大河很少,絕大部分還是平原,莊詢攔不住的,平原作戰有老將坐鎮。

想不到怎麽輸,不過趙王不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