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天命人(第2/3頁)

讓信裏讓莊詢決定,是走的保守一些,徐徐圖之,還是走的激進點徹底滅了東華王,驅趕成軍離開虞國的土地。

戰爭是國家大事,不可輕易做出決斷,兩種說法都對,第一種情況簡單,就是要把問題拖到之後,雖然不是依靠後人的智慧,但是留雷方式一樣的,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莊詢能否承受。

第二種肉眼可見的困難,因為沒有這種力量,而且司琴宓的信也說了,如果只是滅了東華王,大世家逃亡酈平遠帳下,治理東華道這的土地反而更困難,要耗費更多精力,不如把握現在握在手裏道郡。

要不就把事情做絕,把成國趕走,讓成國無法保護這些世家,切斷他們的後路,一網打盡。

莊詢也知道第二種方法一勞永逸,但是對於是否能打敗酈平遠他還持疑問的態度,所以現在也只能觀望。

“不知道酈平遠怎麽回信呢。”莊詢傾向第一種方案,自然要和酈平遠達成協議,問問他的胃口滿足了沒有。

第一種選擇,又分裂出兩種選項,一個聯合酈平遠把東華滅了,哪怕後續對付人,也只用專心對付成國,另一個是保留東華王,不增強成國的實力。

莊詢又選了第一種,因為成國還有國本之爭,有機會拿回來,留下東華王,自己的正統有人質疑,其次就是東華王他一定時時刻刻盯著自己,酈平遠可沒有這麽自由。

至於酈平遠的軟禁,在國家利益面前先放放,日後慢慢清算,國家又不是過家家,這種時候耍小家子氣,主不怒而興師。

信裏主要是關於共同解決東華王的請求,甚至願意讓渡大部分土地滿足酈平遠的胃口,莊詢只要掌握幾個防守性的關卡。

他現在太臃腫了,大部分土地都沒有統治滿兩年,各種問題很多,需要專注治理。

他希望土地問題能協商解決,避免兵戎相見,讓自己有時間發展一段時間,更好消化鯨吞的土地。

在他想這些事的時候,酈平遠也在看他寫來的信,似乎看出莊詢的打算,他笑了。

“莊詢邀請我圍攻東華王,約定到時候,將虞東大部分交給成國,姜夫人,你怎麽看。”撫須而笑,把信放下,酈平遠問一旁的姜夫人。

“莊詢的信譽可以相信嗎?三國橫跳,虞國和趙國那麽信任他,他又是怎麽做的呢?虞王如此信任委以重任,今日卻竊其國,與趙國盟約天下知,現在卻趙國站在了對立面,現在要與太師再立盟約,如此反復無常的人……”

姜太後沒把話說明白,殘余的部分一聽就懂了,指責莊詢不講究,反復無常。

莊詢做的事,他的視角不僅沒問題,還都是大義的事情,但是姜太後這麽一說,好像又有些道理。

既然莊詢和酈平遠不合,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姜太後來成軍找酈平遠合作了,為的就是不讓莊詢不好。

“也是,可是條件確實誘人,姜夫人你說的和東華王聯合驅逐莊詢聽起來挺好,可是姜夫人你能提供什麽條件呢。”

酈平遠吊起眼,莊詢已經開出自己籌碼了,總不能讓姜太後在這裏空畫大餅,雙方談合作,少不了利益交換,趙國的心思酈平遠懂。

按部就班,已經落後夏國了,夏國的新政都是他想做的,可是目前的情況已經實施不了。

各種各樣的事阻礙了他的腳步,明明一開始他比莊詢更有權力,謀朝篡位他謹慎了,錯過了好機會。

而莊詢已經建立夏國,蛇吞象成了一個龐然大物,特別從趙國回來,表面實力來看,已經不遜色成國了。

盡管看起來還不是非常穩定,但是莊詢他就已經領先酈平遠建國了,酈平遠能感受到切身的威脅。

現在必須要引入外援了,幫助自己壓制已經翅膀硬了的莊詢,不然酈平遠預感要被莊詢啄傷了。

之前得罪趙國是因為必有一戰,而且他預測自己能比莊詢更早建國,會開始統一冀州,有點實力的莊詢會歸順自己他也少點事,這是前期他願意給莊詢讓利的原因之一。

哪怕莊詢被趙國騙走,他也不生氣,因為這不影響他篡位後統一冀州的目標。

現在不同了,他都還沒有篡位成國,莊詢就從趙國逃回來了,白拿幽國的七道,並且這就要開始統一冀州。

而且這個趨勢是他只能延緩,不能阻止的,所以他軟禁莊詢,他不能坐視莊詢吞並虞國,用兩國之力對付成國或者他新立的王朝。

莊詢又跑了,鬧僵了原本友好的關系,現在莊詢又拿下虞國的大部分疆土,那麽聯合趙國就成了必然了。

國家之間,沒有感情,只有利益,哪怕酈平遠殺了趙國一支偏師,酈平遠是莊詢的老丈人,利益一致就能短暫的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