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謁太後(第2/4頁)

“國師請快說,都到了現在這種地步,還有什麽不能說呢。”見葛老道有辦法,虞王眼睛一亮,催促著他。

“這有可能中斷陛下化妖的進程,到時候妖也做不成,鬼也不完全,形神俱滅,真靈難存。”

葛老道先恐嚇說,把可能造成的後果先給虞王闡明,把醜話說在前頭,免得到時候真的發生意外,虞王埋怨。

“那麽嚴重?”虞王皺起眉頭,手指敲著欄杆,眼神飄向遠處,不知道是想答應還是不想答應。

“這是最極端的一種情況,臣還是先說明為好,陛下莫要抱僥幸之心。”葛老道躬身,仙風道骨,慈善的面容嚴重無比。

“國師你先說,你都不說,朕又怎麽能做出決定呢,朕知道風險很大了。”

葛老道嚴肅的面孔沒有嚇退虞王,此刻心態已經不是求穩了,他想要賭博。

“老道認為,我們不應該固守尹都,應該離開尹都,讓諸位王子爭,我們由明轉暗。”

葛老道先是拋出自己的觀點,看了看虞王的反應,既然形勢已經不利於己方,坐以待斃是最蠢的。

“由明轉暗是可以,離開尹都嗎?我們又去哪裏?連尹都都無法掌握,那朕真就是一無所有了。”

虞王很清楚自己的價值在哪裏,尹都這座城池雖然沒有什麽戰略地位,但確實是虞國的國度,有極大的政治意義,沒有了這座城,他幾乎就沒有價值了,還能給莊詢什麽呢。

“陛下著相了,不爭是為爭,若是待在尹都,又能給夏幽王留下什麽呢,什麽也留不下。”

葛老道反問,因為放權的原因,還有虞王隨時要駕崩的緣故,虞王實際已經被慢慢架空了,現在也就是一個督查衛,牢牢掌握在手裏,其他的軍事力量因為虞王他刻意放權的緣故,已經被他的兒子們爭搶奪走。

“名義,雖然陛下已經把印璽,冕服,詔書都交給夏幽王,但此刻宣布要禪讓給夏幽王殿下不是對他好,而是害他。”

“所以退出尹都,把督查衛的力量保留,等待夏幽王歸來,給予名正言順的名義,讓他順利攻伐虞國是陛下您想要禪讓夏幽王的唯一辦法。”

葛老道根據現在的情況明悟說,目前重要的是,先讓趙國放歸莊詢,那麽,就按趙國的意思,讓虞地殺出一位王,和莊詢存在敵對關系的王,滿足他們就是了。

虞王先退居幕後,保存現有的實力,等莊詢回來,再走出前台,反攻倒算,這樣避開了趙國的打算。

“國師說的對,而且正好可以利用尹都引發這些逆子的矛盾,他們可都想做皇帝,目前東華王勢大,朕可以把國都交給其他王,引發他們的矛盾,只是朕的壽命足夠朕等得到莊卿回來那一天嗎?”

國師的話振聾發聵,虞王又不是蠢貨,立即就能對應想到如何消磨自己的好兒子的力量,好讓後續過來的莊詢順利執掌虞國。

“所以說有風險,不僅是壽命問題,由於陛下現在與妖體已經共生,我們要離開尹都意味著要把首山玉也帶走,但是路途中損壞了陛下的妖體,陛下會神魂俱滅,真靈難保,畢竟這些皇子,陛下您是知道的,做事是不講究。”

“若是陛下已經滿足目前的收獲,就把首山玉放下皇陵,反正您的詔書和印璽已經交給了夏幽王,還有老道作證,也算功德一件,之後按您的想法,把楊相等人拉下水……”

葛老道沒再說下去,虞王已經懂了,不就是認命嗎,不用賭個形神俱滅的風險,還能按照最開始的想法把自己討厭的偽君子清流殺一通陪葬。

“形神俱滅會是個什麽樣?”虞王不甘心的問。

“不知道。”葛老道回答的幹凈利索。

“真靈磨滅,宛若墮入無間地獄,沒有人真靈毀滅後能夠回來,為我們講訴要經歷何種痛苦,磨滅的真靈化作養分,回歸天地之間。”

葛老道說的嚇人,至少修行的人會聽得毛骨悚然,因為明心見性,知道真靈的重要。

但是虞王不是修行者,他還是只是準修行者,他好奇的問:“回歸天地,要下地獄否。”

“不用下,但三魂七魄分離,慢慢消散於自然。”葛老道嚴肅的說,意圖讓虞王認識到嚴重性,一般的三魂七魄是一個整體,是不會分割的,可虞王的情況尤其特殊。

“那朕明白了,朕想還是想親手把皇位傳遞給莊卿,完成禪讓的美談。”形神俱滅就不用下地府了,那麽好嗎?

還有這等好事,生死看淡,無所畏懼,虞王反而有些躍躍欲試。

“希望夏幽王能體會陛下的苦心,早日掙脫趙國的束縛,魚入大海。”

大概是沒想過莊詢會有投降做逍遙王爺的想法,這兩人都是以莊詢胸懷大志為基準設想,要是知道莊詢有過投降派想法應該不會那麽輕易的就做出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