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朝堂辯(第4/4頁)

“聽聞不聽莊卿調度,死於兵亂,他們活該,不聽欽差禦史的莊卿命令,不就是不聽朕的命令,該死。”虞王直接定性說,禮部的官員想說話,最後還是沒有說。

“禮部已經選派新的官員去成國,不必擔心,諸位愛卿可還有事啟奏?”給莊詢摸了小尾巴,虞王希望今天也就這樣了。

可他也知道這是奢望,河北道和劍南道,多大的利益,朝堂上的鬣狗們怎麽會不去聞聞腥味。

果然幾個常規的匯報後。

吏部左侍郎李廣元,一個瘦高的中年男人先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本奏,如今河北與劍南道已收回,請選派良才治理郡縣恢復生產,保百姓安居樂業。”

虞國的官制是,從朝廷到縣官,都是朝廷任命的,所以他這句話也不突兀,是很正常的提議。

“確實,兩道安定,是該選派官員前去保民之本了,也是扶助莊大人治理地方。”老態龍鐘的楊相躬身說。

幽國失敗了,那又如何,不過少了一些墻頭草,他依然代表了清流,這樣他就永遠不會倒。

“莊卿,你怎麽看?”虞王沒有直接否決,反而征求莊詢的意見。

“劍南道,歡迎同僚,特別吏部選用的諸位大人前來幫忙,道郡治理不易,畢竟來不及撤走的幽軍成了山匪,詢招募的臨時官員許多都命喪刀下,許多人因此畏懼逃走,如果有同僚不懼生死上任,填補空缺,詢感激不盡。”莊詢半真半假說,之前或許沒有,現在應該有了。

“朝廷不是派遣了禁軍嗎?”有人質疑。

“幾千禁軍,杯水車薪,劍南何其大,禁軍何其少,要是每一位上任的大人都配備禁軍保護,那就不必擔憂了。”莊詢聽了,連忙點頭,附和著說。

“也要這些人養的起,禁軍本就稀少,保護官員,京師誰保護?他們自己招募人員去吧。”虞王唱著黑臉,也是他內心的想法,這些是什麽歪瓜裂棗,還要自己的派人保護,想的美!

莊詢的話一眾人聽明白了,劍南道有匪亂,誰去誰死,不要命的就來吧,當然他能說這段話也是因為和虞王提前通過氣了。

“既然劍南道還需要平定,不如緩緩再議,河北道已歸正缺一位節度使,請陛下思慮。”張相出聲,貪圖劍南道和河北道,他和楊相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想要從重新獲得的兩道中割取利益。

“河北道是莊卿你拿回來的,你覺得呢。”虞王興趣盎然,剛剛莊詢那段話,說的百官靜聲,看得他頗為痛快。

“河北道幾時拿了回來,不是交換給了成國?”莊詢詫異。

“成國的文書說了,作為酈家女酈茹姒的嫁妝,嫁與虞國,永結其好。”禮部右侍郎焦西明站出來說。

“所以現在就任河北道的官員大多是酈家人,明是送回虞國,實際卻是給予酈家作為封賞,成國內部是不允許持有封地的,故出此策。

哪個國家會大方的用一道作為嫁妝,涉及到詢的嶽丈,詢不便多言,諸位大人心中自有公論,若要任命官員,還是大軍護送為佳。”

“莊卿的話大家聽懂了,有人願意帶大軍去接收河北道嗎?”皇帝高聲詢問。

想到酈平遠,百官再一次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