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堯舜讓(第3/3頁)

“他是有分寸的,也只是在劍南道這塊沒什麽人的土地搞,河北道他就沒怎麽動,依舊用原來的法律治理。”國師也是蠻關注莊詢的,畢竟人閑了,屬於坐等壽盡。

國內的世家大族之所以還坐得住,就是因為莊詢的政策僅僅限制在劍南道,大家也就以為是個臨時措施,保證人口增長。

“國師,你看朕的孩子們,真的一個有救的沒有嗎?”虞王話題突轉,又回到繼承人問題。

“一個都……臣都說了,臣對立儲問題沒有看法和想說的。”國師堅決說,突出就是一個不想和任何人搭邊。

“朕明白了。”虞王神情有幾分黯淡,然後又多了幾分釋然。

“國師知道我們虞國的由來嗎?”虞王變得輕松,像是放下了什麽。

“這老道倒是有點研究,紀國分崩離析後,鎮守……”國師是做過功課的,至少虞國的開國史他是清楚的。

“不是這些,國師知道虞國這個國號的來源嗎?”虞王松開被子,慢慢站起來,國師見狀趕忙去攙扶他。

虞王在他的攙扶下來到書架,艱難的翻著東西。

“陛下要找什麽,老道來就好,您休息吧。”看他如此辛苦,國師主動說。

“找到了。”虞王抽出一本泛黃的書籍,在國師的攙扶下慢慢回到床上,翻開書頁。

“陛下是找什麽?”國師有些好奇說。

“找我們國號的來源,堯舜禪讓。”虞王翻著泛黃的書籍說。

不等國師驚訝的神情成型,虞王看著書繼續說:“上古的兩位先王,一名叫堯,一名叫舜,舜賢能,於是堯便把王位禪讓給了舜,還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名為娥皇女英。”

“陛下,您的意思是?”國師感覺心裏發顫,隱隱約約觸及到了虞王的想法。

“我們家姓唐,傳說是堯的後代,先祖建國時拿著這本傳說,害怕自己的國家被人奪了,於是幹脆把國號稱為虞,因為被禪讓的人叫做虞舜,虞是封地和他的國號,以為這樣就能避免江山被奪的結局,說把氣運嫁接了,看來沒有虞國也免不了要被禪讓的命運。”虞王說到這裏笑了。

“看看莊卿,是不是比朕那幾個孩子爭氣多了。”虞王有些欣慰的說,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陛下,這樣於禮不符,大臣們恐怕難以接受,各位諸王也難以接受,再說莊詢也不到一定是真龍。”國師規勸說,虞王的想法過於大膽了。

真龍八成是趙王,畢竟玄女娘娘都已經下注了。

“朕知道,你說朕要匆匆忙忙把位置禪讓出去,他壓的住嗎?還是要他自己實力足才能承接得起大寶,朕只是說,朕現在不在乎他手裏有幾道。”虞王的臉色變得神采奕奕,有了精神。

“他若是真龍,遇水則興,朕就不做他鯉躍龍門的障礙了,朕做他的登躍的階梯不是挺好?”

“讓他和那群孽障爭,是不是真龍不是一目了然?”

“反正也不會更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