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各回國(第2/3頁)

“治國要是那麽簡單,那天下不早就大同了,犯點錯誤很正常,重點是犯錯後能不能汲取教訓,下次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姜嫻婌不意外,畢竟哪怕在在自己眼皮底子下監國了幾年,趙王還年輕,自己不在被人坑了很正常。

“母後說的是,也確實學到了,之前看母後這樣做那樣做還有些不明白,現在自己全明白了。”趙王露出笑容。

“到底是要讓你單獨面對這些才有成長,現在還有要讓哀家解決的事嗎?”姜嫻婌也笑了,看到自家的兒子長成期望的模樣。

“沒有,真的只是來看看母後。”趙王真誠說。

“算是信你了,這次回來是聽你要攻略幽國,回來看看是什麽情況,生怕你腦門一熱,想做出個什麽功績,這可馬虎不得,現在看來,性子是急了一些,腦門一熱想打幽國的倒是不至於。”姜嫻婌看著趙王,欣慰他的成長。

“也不是今年,明後年,還早著呢,現在都還在觀望時機。”趙王回答說,決定是已經做出了,但實行還是在等時機。

“你準備好迎接鄭景兩國的聯軍了嗎?”姜嫻婌的心病也是這兩個國家。

同樣有神明扶持,同樣國富民強,偏偏和趙國擠在一塊,彼此制約著彼此對外擴張。

“兒臣也不打算大動幹戈,這次是得到幽王的哥哥聶栩投奔,打算借助他的名義進攻幽國,幽王殺害親族肆意任用母族,不得人心,征討虞國失敗,擴大了這種不滿,是十年難遇的機會,有幽王哥哥的存在也能一呼百應,只要一路偏軍,外加幾路幹擾,便能扶幽王兄上歸國位。”趙王說著自己的打算。

“不是滅亡幽國嗎?”姜嫻婌的眉頭慢慢糾結在一起,呈現出一股美人含怨的模樣。

“鄭景兩國盯得那麽緊,怎麽可能這樣做,但是幽國的君主使用妖族,富有野心,放著不管終究是大隱患,倒不如扶持一個聽話的上去。”趙王有些無奈說。

三足而立,正是千軍一發之際,彼此都在完善自身,不給對方找機會,大舉出手滅幽,無疑是給對手莫大的空隙鉆。

而扶植一個親善政權,這樣難度就小多了,也不給景鄭兩國空子鉆,同時解決後方存在的威脅,能安心對付鄭景兩國。

“那你對外又宣揚是要滅幽,你是要給鄭景兩國下套?”姜嫻婌放下茶杯,在思索可行性。

“是有這個意思,還有便是,如果不說是滅幽,只是換一個人上去,成虞兩國不一定願意出手,作為偏路攻擊,僅僅是趙國的一路偏軍,難以引動幽國大軍防守,給聶栩創造機會。”趙王現實的說,花小代價做大事,自然要精細打算。

“結果呢,你要幫這位幽國的王子穩定幽國?驅趕出成虞兩國的人?他們可不會善罷甘休。”姜嫻婌眉頭都擰成結了。

“怎麽可能,只要殺了現在的幽王,自然當然樂見幽王的哥哥聶栩能趕走成虞兩國,繼續維持著三國內耗的狀態,但做不到也不會強行幫他,維持著大趙的國力最重要,不過擁有本地名望的聶栩,是占了莫大優勢的,趕不走成虞的入侵,那是他沒本事。”趙王繼續解釋。

反正幽成虞三國鬥,鬥的兩敗俱傷,打的頭破血流,都沒有損耗趙國的國力,何樂而不為呢。

姜嫻婌懂了,但是她卻不認可:“你這樣做,我知道你是想消耗成國和幽國的國力,可你想過沒有,到時候酈平遠領兵出戰,一戰而克,把幽國收入囊中,我們背後就不是一個友善的幽國和一個野心勃勃的幽國問題了,而是一個吞並了幽國的成國,這樣真的好嗎?”

姜嫻婌警告,她對維持現狀很滿意,因為不聯合的幽成虞三國,對趙國是構不成威脅的,他們只要等待趙國在紛爭中取勝,然後收下這片土地即可。

況且,最有野心的幽國也是殘疾了,短時間也爬不起來,沒有必要制造意外和難度,萬一出個意外,造出一個統一的國家,這個統一的國家,對外的出路就是趙。

“母後說的是,酈平遠這次能政變成功確實有些超出計劃,原本想到的是成國內部勢力相互掣肘,所以現在兒臣也在觀望,等待機會,思考著落子問題,畢竟是國家大事,說起來這次酈平遠汐水大勝,有沒有母後的功勞呢?”

趙王接受了姜嫻婌的警告,同時也對酈平遠的戰果有些許質疑,是不是有姜嫻婌的暗中幫忙。

“有其他仙人幫忙,哀家什麽都沒有做。”姜嫻婌緩慢的搖著頭,這件事她也不清楚,她甚至也是第一次知道幽國與妖族勾結上了。

“這次前去三國,功勞微薄,沒能影響到太多,也是天佑我大趙,有道友出手,酈平遠汐水之戰,再次穩住三方平衡,沒有讓幽國做大,是我大趙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