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世本紀(二)(第3/5頁)

“恰有這天外來客拋下的【天命之匣】,可探一人資質強弱有無。是以便邀諸君皆來一試,以圖我界未來!”

太子現下能夠在朝堂上這般說,自然是已經同帝王商議過的。

南國如今的皇帝、太子與商長殷的父親是一位賢明的君王,在昨夜聽聞了太子的上奏之後,並無任何猜疑,當下便決定全權放手,交由自己的嫡長子施為。

“若是長庚有需,朕也可立即擇最近的吉日禪位於你。”帝王說。

這個倒是大可不必。皇帝必須留在京城處理國家諸事,輕易不得離開,以太子的身份,商長庚認為能夠去做的事情更多一些。

更何況,雖然並非是世界所鐘意的天道之子,但是身為一國的皇帝,其命格與縈繞在身上的龍氣也不可小覷。由父皇鎮守京城,自己去為了那並不遙遠的某一日,來自於其他世界的侵略做準備,太子認為這是非常合適的安排和選擇。

是以方有今日朝堂上這一出。

畢竟,要所謂命格和強運,自然是這些已經入主朝堂、登峰造極的文臣武將們要遠勝出常人許多,更可能擁有成為天道之子的資質。且他們為官多年,安排指揮起來,也遠比尋新人磨合要容易許多,很適合成為第一批被賦予使用文武之氣資格的人。

至於之後,等到能夠復刻出這【天命之匣】,太子計劃著便可以大量制造,然後分發到各州縣,將天下有能力之人盡數收納調用——便如朝廷如今以文武科舉所做的那樣。

“諸位。”太子道,“請。”

這是要當朝驗證的意思了。

一眾文臣武將面面相覷,最後只聽丞相笑了一聲:“既如此,便由老夫來先為諸君試上一試!”

丞相今年花甲之齡,若論一生的經歷,倒也算是傳奇。幼年失怙,由孤母拉扯著長大,少時以替他人抄書來維生求學。

及長些,高中榜眼,只好巧不巧那一年卷入了舞弊案,雖是清白的,只那一屆諸舉子,皆不錄用,如此又沉寂荒廢了數年。

後來跌跌撞撞入了官場,卻遇到了種種事情,也曾一路被流放至嶺南。好在一路走來,最終官至丞相之位,也算是給這顛沛流離的一生,一個還算不錯的收尾和結局。

有他帶頭,一應朝臣們也都上前去到那匣子前測試,逐漸倒也發覺了些規律。

所謂“天命之子”,偏向於選擇年輕人,有資質者年齡最大的也剛而立之年。

而除去年齡一項外,其余標準倒是符合預期。越是天資卓絕、文識武藝優異者,越是有可能有天道之子的資質。

待得滿朝文武盡數走了一遭後,發現三四十人裏,有資格的居然也不過三人。兩文一武,皆是驚才絕艷之輩。

有人忽而提議道:“不若幾位殿下也試上一試?”

畢竟能夠托生在帝王家,原本就已經是一種氣運極強的表現了。

而且七皇子當年可是伴隨著祥瑞而生的,又是太子殿下同父同母的兄弟。盡管這些年的確表現荒唐,但是看著商長殷從小長大,他們也必須承認這位七皇子殿下確為聰穎之輩,只可惜聰明和心思全都用在了錯誤的地方……

商長殷一聽,臉都苦了下來。

只是不比他,其他幾位皇子卻是躍躍欲試。

這可是為世界所鐘愛、被上蒼所選擇的天道之子。

若是他們有了這資格,是否能夠同太子相爭一二?

沒有哪位皇子真的對那個位置毫不心動,若是有可能,誰都想爭上一爭。

哦,商長殷除外。

於是,幾位年齡已經到了、有資格上朝議事的皇子們便按照序齒,一一上前。

或許皇家血脈確實受天道垂憐,幾位皇子有一個算一個,雖然資質有強有弱,但居然都順利的通過了匣子的檢測,得到了資格。

只除了一個人。

“看我做什麽?”商長殷挑高了眉。

他是唯一一個匣子沒有給出任何反應的皇子。

一時之間,形形色色的目光落在商長殷的身上,惋惜有之,嘲諷有之,失望有之,幸災樂禍有之。

太子皺了眉。

他難得失了禮數,不管不顧的走了過來,一把握住了商長殷的手腕。有某種力量——或者說,是【權能】,從他的身上散發出來,籠罩住了商長殷。

他先前也是這樣,以權能籠罩住那些被選中者,助他們開啟文武之氣。而眼下,無疑是太子殿下想要徇私枉公這麽一回,強行也賦予自己的幼弟這樣的資格。

這種嘗試毫無疑問是失敗的。

“沒關系,大兄。”商長殷主動把自己的手抽了回來,“我並不在意這些。”

“你知道的,我對這些都無意啦。若是現在沒有我的什麽事,那我就先離開咯?”

他這話聽上去可當真是只有那等不在意天下興亡、民生疾苦的紈絝才能說出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