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登台落幕(第2/5頁)

就仿佛世人對於花魁的理解就是長得最漂亮的妓女,然而看看紅娘,便知道不是這麽一回事。

世人對於一個狀元的理解是什麽,她無需去明白和迎合,若是她有一天在這復雜的政治鬥爭當中走到了最頂端,那麽人們記得的便是她做過的事、她的個性。

那時人們將不再以刻板影響去定義她,而是用她去衡量刻板印象。

但前提是她站到了足夠高、足夠影響所有人的位置上。

就如她現在成了漢國史上最年輕的丞相,創立了異才部,中途雖然利用了現代的很多知識,但是她卻也的的確確讓“上司”和皇帝對她信任有加,讓政敵也對她佩服不已。

誰會說她像歷史上的某個人?很多年以後,他們只會說某個人像她。

站到了極高點,真正鳥瞰這個世界的時候,人才會多出從未有過的信心。

所以便會生出所謂的魄力。

這種魄力並非來自於天生的勇敢,而只是因為你成功做到了某事之後,你所得到的“配得感”。

——我配堂堂正正地被人尊敬、被人喜歡。

——我有堂堂正正受人愛戴的能力。

——只要我想,我便能做到一切我想做到的事兒。

此種感覺,虞漁在現世從未體會過。

就算她在遊戲裏不勞而獲得了瑤的大國標,又通過蘇疊成功地獲得了《醉花陰》裏頭重要的角色,這種配得感也從未出現過,最多只是——“我長得漂亮,這些都是我應當的”,而並非——“我值得,方方面面的那種,不僅因為我長得漂亮。”

而在走到了高位之後,虞漁對於所謂的不勞而獲也從中途的懷疑,到了如今的理解。

在經歷過諸多風風雨雨之後,虞漁理解:不勞而獲也是一種本事。

就比如她讓十三王爺成為她的後盾,讓趙忖為她做事,再讓翰林院的上上下下都對她言聽計從,讓順王府的小將軍從瞧不起她到很不得為她賣命……

這也是一種本事——這真的是一種本事。

若是她攀到高位上,卻因為身家一窮二白無人做她的後盾而被朝廷左右兩派打壓至很淒慘的境地,那麽對她而言,她所得到的結果便配不上她所付出的努力。且讓這些人發自內心地支持她,她可並非只如同前世一樣,用了美貌和動聽的聲音來迷惑他們,她打扮作男子,依舊讓他們對她死心塌地,便說明了問題。

所謂的不勞而獲,不過是當你表現出無可替代的價值的時候——那些能夠幫助到你的人便下意識地對你心軟。

世界上的話語權是一群人掌握的,你必須要那些人站在你身後,而不是站在別人身後,你才能站到頂端——這便是偏愛。這種偏愛一旦被得到,得到之人便是所向披靡的。

而若是沒有,僅僅憑借實力,到達的位置終究有限。

在說得大一點,所謂的不勞而獲——不過是眾望所歸。

就像那麽多人成為她的支持者,而那麽多百姓成為了異才局的擁護者一樣。

甚至不知道是誰,據說是曾經和他一起參加過宴會的周成瑞,在一次喝酒時不小心說起她開過玩笑說“不喜歡女人”,這件事竟傳到了很多人耳朵裏,甚至出現了一些過分的試探。十三王爺甚至提起過,若是她,就算是男人似乎也能接受。同樣的話術,趙忖某次和她吃飯也無意間提到過。

虞漁沒有表明態度,也就是婉拒。

這又說明了問題——一個人的吸引力,綜合起來看,並不僅僅是漂亮的皮相而已。

對於這一點,虞漁了解得很深刻。

有很多人曾經真心實意地誇她的眼睛很好看。

可虞漁知道,單論好看,這雙眼睛比起她在現實中的那雙眼睛,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可是仍舊有很多人會望著她的眼睛失魂落魄。

紅娘也曾和她說過,一個人的眼睛是會說話的。

以前虞漁認為,所謂的眼睛會說話,是用眼睛來表達情緒,譬如喜怒哀樂怨。

現實世界的虞漁便是這樣的。

她想要什麽,她的眼裏便會赤裸裸地流露出那種光,那種光很直白,容易讓人心驚。

可是再多——也只是小孩子要糖吃的那種渴望。而並非她曾在紅娘眼裏看到的那種光。

紅娘眼裏的那種光彩,才是真正的漫不經心卻又勢在必得。

因為她將所有的環節,都由幻想變為了現實,只差最後一擊了。

而如今的虞漁眼中的光彩,卻和之前在現實中的有所不同。

當然,和紅娘的也有所不同。

她經歷的種種——作為高官手裏所把握的滔天的權勢、作為紅娘的委托人始終如一的信念、作為一個外來者始終保持清醒的豁達,以及所有的成就聚集起來的一種厚度——都漸漸成為凝聚在她的眼睛裏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