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翻手為雲(第5/6頁)

這些師資力量,一方面我們會自己培養,各個科目的老師,就是我們公司的直聘員工,他們也像所有正規學校裏的老師一樣,有自己專業和上崗證書,有正式的教師資格證,另外一部分,我們也會向全社會吸納,可以提供好的教育資源的臨時員工,比方說,從大學裏招收周末補課老師。像我們現在,自己就是大學生創業,師資這塊,其實非常容易聯系到。

而且成本很低,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非常大。

然後有了自己的老師,有了自己的教學地點,還有在網絡上,我們也會創辦自己的服務和宣傳平台,同學網目前就承擔這部分的職責。

這樣再加上東風投資集團的幫忙,相信我們很快就能打開局面,形成自己的市場品牌。有了這塊招牌後,我們再接著下一步的動作,就是細分市場,逐步拿下。

比方說我們從現在開始,主要朝兩個方向去做。就是寒假沖刺補習和畢業班補習,這兩個呢,其實是一件事,但是我們分開兩邊去說。相當於是針對高三和初三的學生,精準投放服務。如果能做得好,做出規模,形成比較好的市場反饋,就相當於我們在口碑上,先占領了高三和初三這兩個年齡段的市場,以及寒假一個月的市場份額。

再往後,有了這個基本盤之後,還能繼續擴大服務投放範圍,比方我們在高三和初三沖刺的時間裏,再加上暑假補習。這樣相當於就把初二和高二也拉了進來。同時呢,時間上又占據了暑假的兩個月市場。依此類推,這一步站穩腳跟後,往後還能再推出周末補習、課後補習、語數英專項補習、理科專項、文科專項、初中強化、初中基礎強化……

最終,當我們把所有的時間段和年級段全都拿下後,我們會提出一個總體的概念。我管這個概念,叫作K6,也就是從初一到高三,從年頭到年尾,我們全都要。這樣一套東西,從教學到營銷,從買方到賣方,無所不包,這就叫生態。”

梁鑫這一通說完,桌上的菜都擺滿了。

可黃冬青愣是一口沒吃,聽完後,眉頭緊緊皺著。

楊繼心來了句:“簡單來說,就是行業壟斷。”

“對。”梁鑫點點頭,“楊老洞若觀火,一針見血。”

“呵呵,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楊繼心淡淡笑道,伸筷子夾菜。

黃冬青回過神來,忙問:“這麽大的盤子,要多少年才能做得起來啊?而且全中國這麽大,要是每個城市都這麽幹……”

“不用每個城市都這麽幹。”

梁鑫一本正經地解釋,“只要每個城市都知道就行了。等品牌做大了,只要財務狀況過得去,就能謀求上市。不過過程中,擠占一點市場資源,那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黃冬青微微張大了嘴。

這尼瑪……

是要走我們的路,讓我們無處可走啊?!

楊繼心卻聽得嘴角微微一揚。

似乎是早猜到梁鑫這邊有這樣一個計劃。

黃冬青忙問:“所以你們接下來,就是要做……那個K6?”

“不,不。”梁鑫道,“不止K6,只要能為我們帶來利潤的,全都可以做。中學做完了,還有小學嘛,如果K6都能做成,為什麽不能再繼續做K12?”

“小學?”

“對啊。”

“小學一二年級,需要補什麽課?”這一年的黃冬青,還遠沒十年後那麽精明。

梁鑫微笑道:“黃總,市場需求啊,是培養出來的。如果市場沒有需求,那我們就創造需求。你看看啊,首都地方就這麽大,學校就這麽多,好的學校就更少。那孩子想要進去,是不是就得通過各種篩查?那要篩查的話,學習成績這一塊,是不是就得比別家孩子稍微領先那麽一點?”

“我們是義務教育啊!”黃冬青喊道。

“是啊,我沒說不是啊。”梁鑫笑道,“但是那又怎麽樣?黃總,你不能光只站在學生和家長的角度看問題,你也得站在學校的角度去看啊。

你要知道,每一所初中,學校的老師和領導們,首先都是要追求好看的升學率的。那麽現在,如果有大量的孩子想要進入你的初中,讓你來挑,一個孩子,家裏的爸爸媽媽是教授,孩子小學的語文數學學得非常好,另外一個孩子,家裏的爸爸是上市公司老總,孩子不但小學的語文數學功底紮實,還提前學了初中英語和自然科學,這個時候,你會選誰?

那我們再把這個問題宏觀一下,如果你是學校的領導,你能招到的小學生,如果全都已經提前學過初一的課程,你們學校接下來的三年,是不是就比別的學校,多了至少一年的復習時間?這種生源下,你們學校的中考升學率,它能不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