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驚天戰力(第2/4頁)

……不要跟沈前說什麽狙擊槍的子彈比較珍貴,他不愛聽這些。

光是要練習和熟悉手中這杆大狙,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子彈。

還好百王殿應該能換到這種子彈,他正愁積分用不出去。

將“射日”抱在手中,上百公斤的重量對於沈前來說輕若無物,那質感卻是真的好,讓沈前頗有些愛不釋手的感覺。

這一刻,沈前心癢難耐,真想找一個山海站在面前,試試這把大狙對於山海的真正殺傷力究竟如何。

沈前得承認……他突然有點想念六師兄了。

把玩了好一會,沈前才戀戀不舍的將“射日”放下,又逐一檢查了其他靈能槍。

剩下的就比較普通了,型號從E級到C級不等,沈前看了一會就失去了興趣。

隨後,他來到了修煉室的另一側。

在這個角落,一台款式有別於沈前之前使用的所有型號的、純黑色的巨大模擬機正靜靜矗立著。

在武者的初期階段,我們通常只以力量和速度來衡量一個人的戰力。

因為除卻少數天才,大部分武者的力量掌控度以及對於武技的理解,都不會拉開很明顯的差距。

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這兩項數據已經足夠。

但是當到達一定階段,尤其是在高武者之後,僅靠這兩項數據,或者說單純依靠境界的高低,實際上已經很難再去準確衡量一個人的戰力。

力量掌控度、元力質量、身體強度、星級武技、道的不同、開竅數量、戰鬥意識、靈能裝備……

有太多太多因素可以左右戰力的高低。

事實上從高武者之後,這種差距就已經開始巨大化。

比如說王朔,僅僅憑借高武者一段的境界,但爆發力比之一般的高武者巔峰也不遑多讓。

又比如說柳長青,尚在“問道”的階段,便已經可以匹敵真正的山海,甚至還有斬殺記錄。

於是為了更好的衡量一個武者的實力,在一百多年前,華科院的院士們便單獨提出了名為“戰力值”的概念。

這是一個復合數值,綜合了武者自身所有可以影響戰力的因素。

為此在原本的模擬機基礎上,軍武者又開發了更為高級的大師版模擬機,即此刻擺在沈前面前的這台,專門用於檢測戰力值。

江中軍武其實也有一台,但學校卻不給他用。

原因也很簡單。

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些數據是根本保不了密的,馬上就是九天之爭,江中軍武已經將沈前視為底牌之一,又怎麽肯提前走漏風聲?

包括上次事件,不知道軍武者用了什麽手段,反正外界是一點風聲都沒有。

網絡上對於沈前竟然沒有受到處分的事情可謂是議論紛紛,但卻沒有任何的官方聲明。

雖然沈前也知道,處於高層的武者估計都已經知道了沈前突破山海之事,不可能完全保密,但軍武者的決心之大還是讓沈前暗暗心驚。

究其根源,還是得追溯到十年前。

自從江中軍武閉校之後,所有軍武院校其實都變相受到了那場風波的影響,這十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弱。

原本的第二軍武,即在江中軍武關閉之後國內最強的霸天軍武,歷年高校排名基本連前十都擠不進去。

軍部這口氣,已經憋了太久太久。

如今江中軍武重立,又號稱聚集九省狀元,軍部自然是打定主意要在九天之爭的浩大賽事上好好掙一分臉面。

沈前也只能服從大局安排,盡量低調。

為此他這段時間秘境都沒怎麽闖,距離達到進入萬象塔的條件也有點遙遙無期的意思。

不過考慮到他現階段還有很多東西都要消化,短時間內不缺什麽東西,所以沈前也沒有那麽急了。

正常高校,萬象塔都是為高年級的學生準備的試煉之地,號稱是“脫離金字塔的最後一道考驗”。

只是看著自己空間戒指裏那一大堆快生銹的演武令,沈前時不時會覺得有點蛋疼。

這段時間潛龍榜和升龍榜也是變化無窮,外界熱議滿天……但基本都和沈前沒什麽關系了。

熱鬧都是別人的。

說起來也是好笑,貌似自從拿了全國武狀元之後,沈前在外界的風評就再也沒有好過,就算成為了前無古人的十七歲的煉藥宗師,都被不少人視為不務正業。

收起雜亂心思,沈前將手掌放在了眼前靜靜佇立的黑色模擬機的艙門上。

“身份驗證通過,已自動為您開啟脫機模式,外部電源已全部斷開,預計電池續航時間為兩小時。”

一個清冷的悅耳提示聲響了起來。

眼前這台大師版模擬機是完完全全的個人版,在徹底脫機的狀態下,任何數據都不會外泄,也算是軍工司為沈前的量身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