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天煞孤星】的煩惱(第2/2頁)

“啊嗚!”為首的小白抱著礦泉水瓶,眯眼曬起了太陽,慵懶而又愜意。

其余的小龜圍成一圈,把小白保護了起來,看上去蠻搞笑的。

這一座島嶼的氣候溫順,最高溫度不超過30攝氏度,最低氣溫不低於10攝氏度,降水量也相當充沛,只要培育得當,大部分的植物都能夠存活。

“巨型大禮堂在玄武大陸沉沒後,依然屹立了數千年之久,總不至於我在這裏種點田,就直接塌方了吧……”

張銘帶著石瑪瑪,進入大殿當中,閱讀炎角人遺留下來的文字資料。

莊嚴肅穆的大禮堂,是炎角文明最高級典禮場所,進入其中後,會產生一種寧靜踏實的心理感覺,甚至,在這裏學習也更容易靜下心,效率更高。

其建築材料是用“玄武遺殼”制造而成的,蘊含著一絲玄妙威能。

在文獻記載當中,玄武每長大一分,身上的龜殼就會脫落一塊。

於是,辛勤的炎角人將脫落的一片片堅硬龜殼,加工成建築材料,建造起了這一棟高聳入雲的大禮堂。

歷朝歷代的珍貴資料,都被陳列在大禮堂當中,那一圈圈的樓梯螺旋向上,每一層都陳列著過去統治者發生的故事。

其實,張銘對炎角人又臭又長的歷史不太感興趣。

炎角人的本性和人類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無非是封建王朝那點腌臜之事,古代的四大名著,足以描述大半。

再加上,他對炎角人的文字還處於初步學習階段,閱讀的速度很慢。這一層一層的大量書籍,要是全部讀過去,指不定得花費幾十上百年的時間。

故而,他只挑選重要的閱讀。

大禮堂的第一層,以及地下一層,是陳列超自然知識的場所。

歷朝歷代的“賢者”、“匠人”、“長老”,會將自己的知識整理到档案中,永久地遺留給子孫後代。

石瑪瑪通過靈語復讀出歷史中出現過的某些場景,幫助張銘學習書本當中的知識。

譬如說……《工治子金石學集錄》!

“這是一塊從天而落的隕石,寒冰屬性的星辰之鐵,被深海之魚吞噬後,長達百年之久,誕生了一絲微妙靈性。此大魚被我炎角族人捕獲,從肚子中剖出星辰之鐵。”

“小子,可別小看了它的珍貴程度,通靈的先天之物,少之甚少!一百年都發現不了一塊。”

“大多數的通靈奇物,都是後天的,是怪物身上得到的材料。”

在靈語幻境當中,“叮叮當當”的敲擊聲響起,一位身材健碩的鐵匠正在鍛造一把長矛樣式的武器。

他的每一擊,都敲得極為精準,仿佛就像一台完美運作的機器。而鐵爐中熊熊的火光,似乎也不是凡火,

一位學徒問道:“老師,先天之物與後天之物,孰強孰弱?”

鐵匠哈哈大笑:“強弱哪有這麽容易分辨,只是先天之物稀少,價格高昂罷了!”

“哪怕無甚大用的先天之物,那些貴族也趨之若鶩,爭先恐後。”

“他們寧願把先天奇物,束之於高閣,當做裝飾品,也不可能給平民使用!既然如此,孰強孰弱,又有何意義?”

學徒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

鐵匠又道:“我之一生,都在研究後天奇物,也即精怪之奇。唯有精怪之奇,才能讓更多的人用上。”

“但不管怎麽研究,先天與後天的差別自然還是有的。通靈的先天之物,相對而言較為溫和,容易與人體內的靈溝通。”

“後天之奇嘛,戾氣較大,需較長的時間溫養、磨合,否則用起來可能會比較紮手,甚至反噬自己的精神意志。”

“後天奇物的組合,鍛造,也相對困難,很容易失去那一絲靈性。”

張銘摸了摸下巴,老王所說的【天煞孤星】沒查到,他的寒冰長矛倒是查清楚來歷了,看上去還挺珍貴的樣子。

這位名叫“工治子”的鐵匠將自己的一生所學,記錄在了大禮堂的一本小小書籍當中,名為《工治子金石學集錄》。

其中將奇物分成三類:天之奇、地之奇,精怪之奇。

又描述了數百種奇物的加工方式,包括各種礦石的鍛造、怪物的鱗片、怪物的經絡、怪物的骨頭的加工等等。

特別是其中還介紹了“屬性相沖”的概念。

就像天幹地支一樣,總共有數百種密密麻麻屬性。

屬性相沖後,奇物的超自然特性會下降,甚至有可能直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