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得無念,得無名(4)(第3/5頁)

潘夫人笑著道:“她家的川哥兒要說親了,今日要跟親家見面。”

潘大人:“跟哪家啊?”

潘夫人:“榆林明家。”

潘大人琢磨了下:“明家?這倒是好人家。”

……

確實是好人家。即便是趙氏,也忍不住拉著明家大少夫人道:“我還與你母親見過呢。”

明家大少夫人輕笑著道:“我聽母親說過的,那年她來京都,還與你一塊踏春過。”

趙氏:“我們一塊放過風箏!”

她感慨道:“你母親是何等的風華人物,我自幼見了她就羞愧——你是像你母親的。”

她這般的喜形於色,明家大少夫人自然是滿意的。但閨女嫁過來的時候,趙氏已經老了,她要相處的是婆母。

明家大少夫人就看向折綰,只見她上身著素色的短襖,下裙卻配的是翠綠色百福祥文,用色溫婉又大膽。

她的發髻上不用金銀,端正插著一支點翠荷花簪,斜髻還別著兩朵小小的花,明家大少夫人不懂花,叫不出來名字,只覺得她這般打扮真是好看。

她不露聲色的再去看折綰的臉,便暗自贊一句好姝色。

她頓了頓,輕聲問,“聽聞大少夫人喜歡花草?”

折綰點頭,笑著道:“是,自幼就喜歡侍弄。”

明家大少夫人,“是麽?我家慧姐兒也喜歡得很。”

明家的小姑娘叫明慧。

折綰就看向坐在一邊的小姑娘,“慧姐兒喜歡什麽花?我的花房裏花朵,待會讓瑩姐兒帶你去看看。”

她柔聲道,“你若是有喜歡的,走時便帶一籃子回去玩。”

慧姐兒就看向阿娘。明家大少夫人微微點頭,她才輕聲道:“多謝嬸娘。”

瑩姐兒:“好啊,我帶她去。”

折綰:“多謝你啊。”

瑩姐兒:“小事一樁嘛!”

今日孩子們都在。川哥兒一直安安靜靜的不說話,但他知曉慧姐兒是誰,他羞紅了臉,根本擡不起頭。但方才聽她說了一句話,好聽得很,便忍不住擡起頭看過去,又覺得不好,便連忙低下頭去。

升哥兒已經好奇的湊過去問了:“慧姐兒,你說的音跟我們不同耶。”

慧姐兒緊張起來,瑩姐兒坐在她身邊朝著升哥兒撇嘴,“自然是不同的,她又不是京都人——你會說江南話嗎?”

慧姐兒松口氣,折綰笑了笑,“瑩姐兒,你帶著慧姐兒跟川哥兒升哥兒去花房吧?”

瑩姐兒早就坐不住了!她連忙點頭,“好啊。”

她牽起慧姐兒,“我帶你去看我的小鈴鐺。”

她時時刻刻想要分享自己的鈴鐺。

她也很喜歡面前的慧姐兒。但是雁雁姐姐才是她最好的朋友!所以她只牽了慧姐兒的手,沒有抱她。

慧姐兒被牽著,情不自禁跟著出門了。明家大少夫人瞧了,倒是滿意孩子們的和和氣氣。

英國公府家世好,有爵位在身。刕鶴春得陛下隆恩,刕鶴憫任越州知州,家世倒是跟明家不相上下。若是能結親,自然是好。

但還是有顧慮。

一是刕鶴春的“病”。這事情在京都傳得廣,二弟一家早寫信給她了。但英國公府誠意足,英國公特意寫信解釋此事緣由,說明了只是子嗣少,並不是身子有病,只是國公夫人想要求子,便四處求醫,這才傳揚了出去。

又說川哥兒也是時常把脈的,是個健健康康的好孩子,並附上了川哥兒的脈象,請他們萬萬不要人雲亦雲,傷了兩家的緣分。

人家都這般做了,他們自然心中慰貼,公爹便拍板說此事可行,“拋卻刕鶴春不說,只看川哥兒好就行。再者說,他們家只有川哥兒一個孩子,鶴春生不出來,於我們倒是好事。”

明家大少夫人也是如此覺得的,“親兄弟沒有,但堂兄弟多,將來也可做依靠,卻沒有紛爭。”

但她還顧慮折綰。折綰是繼室。後母難當,但後母也容易出“毒婦”。

明家大少夫人打聽最仔細的就是折綰了。

女子出嫁,一半嫁的是丈夫,一半是婆母。她特意托二弟妹打聽折綰的為人,得的都是誇贊。

“京都各家夫人都跟她相交,是個實誠人,沒有壞心。別的你不熟悉,但丹陽的玉家,孫家姑奶奶你知曉吧?都跟她相交甚好呢。”

等來了京都之後,二弟妹還說折綰的事跡,“倒是有幾分俠義之氣。當初勛國公夫人敲鑼打鼓給勛國公納寡婦,這裏面也有她的手筆。”

但一會又愁了,“但這事她幫的是繼室對付繼子——”

明家大少夫人卻覺得問跡不問心,道:“她剛嫁過去,地位還沒穩,卻敢幫著做此事,是頂著夫家責怪在做的。”

能這般幫著好友已經難能可貴了,多少人沒有這份魄力。

她便對英國公府心裏有數了,今日過來一瞧,確實是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