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得無念,得無名(2)(第2/3頁)

太後:“閩南話賺大錢怎麽說?”

折綰:“拄大賿。”

她不好意思的道:“我說的話帶口音呢。”

太後學了一遍,也帶著口音,笑盈盈的道:“是,咱們京都人腔調板正,他們的卻是軟綿綿的。”

但很是好聽。

太後這裏算是過了。如今只剩下陛下那裏。但也不著急。

龍鳳茶既然想要進貢的生意,便在京都不能賣。但能賣別的嘛。

折綰跟周掌櫃商量,“你想啊,咱們如今把閩南兩個字已經做成了門匾,就掛在鋪子上。”

狀元春就是他們的門匾。如今誰不知道狀元春?

折綰:“狀元春是咱們自己的茶,可閩南之前也有已經經過沉澱的好茶。”

比如武夷山肉桂茶。這種茶也好喝,但在閩南種的少,於是沒傳到京都來。但要是種起來就比種新茶簡單。

周掌櫃同意了,“那就這麽辦。”

說做就做,大不了就是失敗嘛。她還把折綰套進來,“請勛國公夫人這回少取些名字吧。”

折綰哈哈大笑。

但孫三娘還是帶著雁雁畫了不少的畫。她道:“狀元春賣得好,尤其是文人墨客買得多,我畫出來的徽記也是有功的。”

這回她也要畫些別致的徽記出來才行。

折綰給了她潤筆費,還專門給了雁雁一份,她摸摸小姑娘的頭,“你真是厲害啊。”

雁雁不好意思極了,“都是母親指點我的。”

她用這筆銀子給瑩姐兒買了一支毛筆,特意跟著折綰到英國公府給瑩姐兒,“你瞧,這支筆可好了。”

瑩姐兒愛不釋手,還特意跟升哥兒道:“你要是敢動我這支筆,我就打斷你的腿!”

宋玥娘在一邊不敢開口勸。

她如今可是怕了女兒。動不動就斷腿斷手的,她聽著都害怕。

她嘆息,拉著瑩姐兒道:“你去問問你大伯母嘛,問問她當時出了什麽事情。”

瑩姐兒煩不勝煩,躲進了別有人間。折綰便笑著道:“那你就在我這裏睡幾天吧?”

瑩姐兒:“可以嗎?”

為什麽不可以呢?

素膳走了之後,她很久沒有摟著小姑娘睡了。

瑩姐兒還是喜歡說煩心事給大伯母聽。

“阿娘不僅在我這裏打聽,還整日裏在祖母那裏豎起耳朵呢!她如今就湊在祖母身邊,什麽都不管了。”

宋玥娘一直想要打聽折夫人的事情。她也不是傻子,當時折家來了那麽多人,回去沒幾天折夫人就沒了,她肯定是要打聽打聽。

趙氏平時不靠譜,但是對此事還是緊著嘴巴的,道:“請了他們來說川哥兒的婚事,也想給她家的朗哥兒說親,結果她回去高興極了,覺得小輩們的婚事都定下了,心情一好,就多喝了幾杯,如此,樂極生悲了。”

這番說辭外人信一信,但是宋玥娘不信,於是纏著趙氏想要打聽。

折綰就對瑩姐兒道:“那你以後常來我這裏。”

瑩姐兒:“我可以常來了麽?”

折綰:“對不住,我之前太忙了。”

瑩姐兒懂。大伯母的母親去世了,她肯定傷心。她抱著大伯母,“多謝你。”

折綰輕輕撫摸著她的頭哄她睡,“不用謝的。跟我說話不用這麽客氣。”

這才多久,就會說客氣的話了。她之前都是說“大伯母我要在你這裏住”“大伯母我要常來玩。”

折綰嘆口氣,真不知道宋玥娘又教了些什麽。

但她開始勸瑩姐兒在自己這裏多歇。

瑩姐兒欣然答應。還把自己的小案桌搬了來。

折綰還帶她去看了如此炮制茶葉,如何燒制瓷器。

瑩姐兒玩瘋了。

折綰還帶她去了鋪子裏。她又看見了素膳。

瑩姐兒誇贊她,“你越來越有氣勢了。”

素膳不好意思的摸摸臉,“是嗎?因為要唬人。”

她正趕著去唬人。

因為要在過年之前大賣武夷肉桂,便要找人去造勢。上回狀元春她們是從碼頭就開始敲鑼打鼓迎茶,如今這法子被人學了去,就不出彩了。

師父就把造勢的任務交給她了,道:“你和蟬月好好的真刀真槍做一回。”

素膳就忙得腳不沾地。

她和蟬月都準備找美人。

要十個男的,十個女的。都要長得美。到時候她就讓他們穿上閩南時興的衣裳捧著她們的肉桂茶出去遊玩。

折綰知曉之後大誇特誇,“你好厲害啊素膳,這般一來,別人都會被吸引來的。”

素膳也覺得是。

“我就讓他們這裏玩,這裏喝茶。那裏玩,那裏喝茶。蟬月還去準備了茶具,都是精美的,有竹子做的,玉石做的……反正,到時候這些茶具我要搭配著賣的。”

折綰也跟她說喜事,“我又養出了一種新的海棠花。”

她說最近值得高興的事。一件一件,一樁一樁,直說得嘴巴幹了,喝了好幾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