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弦歌盛世聽韶聲(第2/3頁)

不就是剪辮子嗎?!剪!

滿洲男子剪辮,漢人女子放足,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好看!”淩霄誇贊她蓄發的十三祖宗,“看著真順眼!”

十三爺:“為了您順眼,全天下可都剪了辮子。”

“這怎麽是為了我呢。”淩霄冤枉極了,漲紅著臉爭辯說:“這是為了大清!挽狂瀾的事,能算為了我嗎?”緊接著說些“挽狂瀾”、“歷史潮流”之類的話。

卻說重修禮樂之事,滿洲大族們原本是很有意見的,雖然華夷之辯大討論裏將“剪辮”描繪修飾成一種生產方式的改變、入主中原的勝利,但來自滿清基本盤的阻力大過了前頭的任何一項改革。

好在康熙爺當皇上的年份能套兒子三圈,憑借威望和決心壓服了朝廷。——是讓你改發型,但皇室也不選秀了,最重要的是朝廷裏選官的滿漢民族比例沒有變嘛。

便是雍國夫人一系新興的“工廠缺”,你就說萬年春是不是滿洲戶口本吧!

等到過年了一瞧,滿洲子弟大多留了長發,用金銀富貴的各種冠戴束起。漢官們反而大多是短發,生怕別人說自己懷念前朝。

問就是雍國夫人為了安全生產要求工人剪短發,短發就是“工業化”!雖然半懂不懂,但我等也要追趕“工業化”的潮流!

男女滿漢,發型各異地一起上戲樓聽戲。

各種戲班子如今都排京戲,但只有博士導演的戲目才最是那個味兒!簡稱博導戲!

今年過年,新出的博導戲名為《珠簾寨》!

“多麽政治正確!”淩霄指著台上搬演的大戲,自信滿滿給前來審查的四十三介紹劇情,“大唐皇帝遇到黃巢造反,派人求番邦大王李克用救命!”

聽起來耳熟不?多麽熟悉的劇情!

四爺默默坐在台下看已經排好了的戲,倒也看進去了,尤其是李克用炫耀自己兒子眾多且各個武藝高強的“數太保”一段讓他精神一震。

《珠簾寨》劇情也足夠妙趣橫生。唐朝使臣知道老大王愛珍寶,備下厚禮,李克用一禮全收來者不拒,卻記恨前仇,執意不肯發兵救駕。眼見唐使沒了轍,鑼鼓急催入場門,轉出兩位皇娘。

二皇娘勢逼李克用發兵,聞聽不允,一巴掌就打過去。你不發兵是吧?我來發兵!

謝秋娘理理袖子轉身唱:“一聲將令往下傳!太保兒近前聽娘言,二位皇娘掛了帥,你父以為先行官,盡啟番漢四十五萬,轅門聽點莫遲延……”

看戲的四十三:“……”

淩霄:“真就這麽演的!不是我瞎改!”

十三爺戰術喝口水,“我信,畢竟是你寫的還是你抄的,一清二楚一覽無余。”

四爺跟著幫腔:“是啊,你編排放足、剪辮那些戲,水平……嘖。”

淩霄當場氣死:說誰水平有問題呢?本來就是宣傳!!是你們代入不了人物!在鄉下演的可好了!

————

今年宮中過年排宴,眾位阿哥彩衣娛親,在台上合唱“數太保”為皇父賀敬新年!

注:是昭仁殿中吹拉彈唱的諸位阿哥。四爺沒有混進表演團隊,坐在康熙爺身邊欣賞節目。

他只做了一件事聊表孝心——請允圈禁中的廢太子胤礽、皇長子胤褆、皇九子胤禟入宮為皇父拜年!

不提胤礽、胤褆離開圈禁處只覺大清整個變了樣,胤禟往康熙爺面前一跪,已是痛哭流涕。

八爺跟著抹眼淚,對比老大老二又是巫蠱又是謀反鬧得天翻地覆,九弟你何其冤也~

老大老二要聽聖裁。對於老九,四爺看在八爺的面子上,已經準備跟康熙求情了。

“你不是正愁沒有通譯的人才嗎?”四爺對淩霄說,“老九通外語,正好去鴻臚寺。”

淩霄:“……嗯。”

除了家宴,皇帝還要大宴群臣,宴席換了,節目照舊,康熙爺就愛聽“數太保”!

家宴上康熙眼睛只看廢太子,到此處,懷中卻抱著東宮四阿哥,臉上的慈愛連四爺看了都泛酸水。

什麽弘晳?這個平準戡亂的三歲小娃娃弘歷才是康熙爺永遠的好聖孫!

大宴熱熱鬧鬧人聲鼎沸,淩霄離座走走透透氣,恰碰上了陳鵬年。

遠處聲響隱約,淩霄在冷風中和陳鵬年打招呼:“陳大人。”

陳鵬年嚴肅的臉在望見淩霄時柔和了一些,行個禮,比較親近尊重地喚她:“博士。”

兩人在太和殿下走了幾步,淩霄突然問他:“我聽說四十六年聖駕南巡,因你反對加派百姓、供奉簡單,廢太子暴怒,欲至陳大人於死地?”

陳鵬年往笙歌和弦處看了一眼,輕聲說:“那時下官還是江寧知府。如今下官未死,忝為督撫,可見天子仁德,政治清明。”

淩霄不置可否,朝他拱手一拜。

“我觀博士三年之內,成事無數,下官不及。只是虛長幾十年,倒有一言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