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寧壽宮中勸別離(第2/2頁)

眾人:“……”

關鍵時刻,還是要八福晉挺身而出:“既然雍王這麽好,為什麽要跟他離婚呢?”

聽了此問,眾人屏息,做好了再聽一遍“一生一代一雙人”的準備。

淩霄垂目想了想,猶豫一刻,還是說了實話:“王爺再好,王府後院終非久留之地。”

嬤嬤將這話翻譯成蒙語給老太後聽,也許是譯過一道有所偏差,在清廷後宮足有六十年的老太後居然不住點頭,很贊同的意思,摸著淩霄的後背說了一串蒙語,激動時竟唱起蒙古歌謠來。

“太後娘娘說,烈馬應當連著草原映著霞光,馱來太陽掃落月亮,威震世界踏破山崗。”

哼著草原上的歌子,淩霄回雍王府裏催四爺,趁熱打鐵,趕緊把你爹搞定。

四爺:“……”

四爺斜眼看她:“你以為老爺子有我這麽好說話。”

“以利動之,難有不成的人事。”淩霄激將說,“要不我為您面授機宜?”

不就忽悠個把皇帝嗎?我經驗多豐富啊!我敢提離婚就是建立在淩霄格格大清南北的政治聲譽之上,只是考驗一把子大家的想象力而已。

咱倆都堅決不想過了,他康熙還能摁頭嗎?

四爺受不得她擠兌,不陰不陽哼了一聲,一甩袖子往乾清宮去了。

康熙並不意外他單獨求見,斜倚在榻上裝模作樣地看書。

四爺恭敬地給老父親請了安,泰然啟奏,請以淩霄之功績,改封國夫人。

康熙手中的書往旁邊微微一偏,老皇帝打量著他家老四,開始回憶性子有點擰巴的兒子是啥時候變成這樣的。

還算是個好父親的康熙爺嘆息一聲:“從前說你喜怒不定,如今看來這條考語可以消去了。”

四爺一默,老父親說我喜怒不定固然令人“戒急用忍”,但後人編排我刻薄寡恩、謀父逼母、弑兄屠弟、被呂四娘一刀砍了頭……才更考驗世宗爺的心理承受能力。

“淩霄要與你離婚,你都不生氣?”

四爺答話說:“強扭的瓜不甜。”

“哼。”康熙把書一扔,站起身在殿中走了兩步,簡潔說:“就憑淩霄在江南的聲名,她若不是你的人,還想嫁給誰?!”

“沒有聽說臣子娶妻就不忠誠的。”四爺試著以利動人,“淩霄做事是一能臣,但以她的奇思妙想,兒臣聽說她要離婚,還松一口氣呢。”

康熙一愣,順著自己的好奇心問道:“她有什麽奇思妙想?”

“她要男子剪辮!”

康熙:……!!!!

康熙被內定太孫額娘的奇思妙想震驚了。

四爺略把淩霄關於民族生產方式影響發型服飾的理論說了一遍,總結說:“淩霄還小,性子不定。汗阿瑪試想,她若做了這天下的女主子……”

明兒皇親國戚就挨個推小平頭吧!

康熙張張嘴,一時竟不知道說啥,要貶斥她吧,人家就求著朱批離婚!

想想淩霄登上政治舞台以來的各種操作,從任用太監宮女為官,到燒暖北京城、衣被江寧府,從“不拘一格降人才”到“苟利國家生死以”,別人是嘴上說說,淩霄格格是真擼袖子就上啊!

他康熙爺喊滿漢一家就是喊喊,這位主兒高呼滿漢一家,是真能把八旗好男兒挨個剪辮子的……

康熙忍不住想,淩霄不願意當皇妃,難道就一點好處都沒有嗎?她若把住了這大清朝的馬鞭子,你敢想這駕馬車往哪裏沖嗎?

四爺見他動搖,趁熱打鐵說,如今攤丁入畝預備明年推廣,蜂窩煤廠骨幹往西北西南建廠,十三弟正在籌備會考府查各地虧空,懲治貪腐也不能松勁兒,這麽多事兒等著幹,豈能為一個淩霄惹得物議紛紜,趕緊定了吧!

他不說也就罷了,康熙把他說這些咂摸過一遍,以嶄新的目光看向好大兒:“你跟淩霄……是個‘我願與你同心協力挽狂瀾’的意思,是吧?”

四爺愣了愣才意識到這是謝瑤環的唱詞。

“……正是此意。”

“離婚就離吧。”康熙本要補充說,決不許她再嫁,想想也算了,他這麽為這夫妻倆操心,也就是因為他管不了後事。

一日他山陵崩,他兒子這個情聖能賞袁生金銀,說不能還真能給前妻添嫁妝……難道他還能從棺槨裏蹦出來反對?

“走吧走吧!”康熙看見他就煩。

四爺卻不走,他往身上摸一摸,不知道從哪兒變出來一本奏折,是預備過年發給各州府的攤丁入畝諭旨草稿,請皇帝審校。

康熙拿著四爺領著南書房加班加點肝出來的成果,無語凝噎。他不急著翻看,四下找找史官:“都記下來!”

史官的筆尖懸在史書上。

康熙:“記下來!我兒不耽美色!”

一心只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