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再背首詩贈姐妹(第2/3頁)

福晉破天荒地打斷了正在教育堂下女人們的四爺:“爺,既然如此,就讓淩霄來見見她姐姐們吧。”

四爺是個消息靈通的細心人,早聽說福晉在外難得的豪言壯語,一聽這話就笑了,先揶揄了福晉一句:“可見的確是我們王妃娘娘寵出來的好格格啊。”

福晉:“……”沒完了是吧!

本來就不是禁足淩霄,四爺便要蘇培盛去傳話:“將方才的事說了,問問格格來不來?”

蘇培盛應了一聲去傳信,淩霄的姐姐們都不說話了,聽這語氣,好像我們淩霄妹妹還是那個張揚跋扈無憂無慮的淩霄妹妹啊?

其中心情最復雜的是年側福晉。年側福晉願意出頭諫上一諫,一大半原因倒是出於公心,前頭淩霄救人仁心滿京城,後頭你們把人關起來不讓人過節,傳出去多丟王府聲名啊。結果這種板上釘釘的推測放在淩霄身上怎麽都另有隱情啊??

年側福晉呆愣愣地坐在原地,不時往門口瞅一眼。她這樣也不顯眼,連鈕鈷祿格格都不喝茶了,專心等人。

四爺看著一堂妻妾專心致志等淩霄,一時哭笑不得,他大孫女真是討人喜歡,在哪兒都閃閃發光是吧。

才來幾天呐,盡收我後院人心。

門外腳步匆匆,蘇培盛拿著一卷紙進了門。

他一擡頭就看見滿屋子人目光灼灼看著他,忙呵腰道:“回主子,淩霄格格說她悟道正在關鍵時刻,需要虔誠齋戒,請主子恕罪不能前來。”他一點也不敢停頓,雙手舉過手中紙張,“格格聽了方才之事,即成詩作一首,托奴才送來,為酒宴助興。”

聽聞有新詩,年側福晉立時回神,她家四爺卻比她反應更迅敏,四爺直下廳堂,劈手拿來詩文觀看。

笑話,淩霄的詩文那都是抄來的精華,絕沒有平庸之作,相當於後世詩文經典選集了。

四爺興致勃勃從頭觀看,越看嘴角的弧度越往下彎,等福晉走到他身邊時臉色黑得跟墨一樣。

“這是寫了什麽大作?”福晉從四爺手中取過詩文觀看,先是挑了挑眉,繼而笑容越來越大。她眼見滿座佳人挺身探頭,便輕咳一聲,從頭念來。

“《元日聞諫贈王妃與諸姊妹》。”

不是逢人苦譽君,亦朗亦俠亦溫文。

照人膽似秦時月,寄我情如嶺上雲。

四句念完,年側福晉早小步挪到了福晉身邊,眼睛又閃又亮,還第一次有人給我贈詩呢!還是這麽好的詩,哎呀,哎呀~

妾室們滿頭珠翠湊在一起,聽年側福晉給她們詳解詩文,說我們為她諫王爺如同秦時月一樣照人肝膽,對她的情誼如嶺上雲。

秦時月,嶺上雲,姑娘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能和這樣的意象連在一起,而且還會隨著這首詩作永恒地聯系在一起。

夭折了兩個女兒,年紀最大的宋格格當場就落了淚。她一哭,姑娘們個個忍耐不住,擠在一起哭成一團。

她們為淩霄求情,有篤定事兒不大的,有認為大過年的,有從眾的,卻沒想到這樣半真半假的情誼,是月也是雲。

四爺負手站在一旁,聽妾室們緩過神來,商量著如何給淩霄回贈一份表心意的禮物,不由長長嘆息了一聲。

你們情深義重,被諫的本王成了啥形象?

還有你淩霄,說好的雍王煤呢?感情本王在外是暖民寒冬的大賢王,在府裏後院就是迫害你的禍頭子是吧?

他用手指在酒杯中一點,趁著墨跡未全幹,把淩霄詩題中的聞諫兩字塗去了。

福晉第一個沒繃住笑了,越想越好笑,扶著一旁李側福晉的肩膀笑得停不下來。

胤禛從沒聽過自己福晉這麽爽朗開懷的笑聲。

亦朗亦俠亦溫文……胤禛看著滿堂妻妾,突然感到她們都生動鮮活起來,好像每個人都沾了點淩霄的活潑氣質,點燃了本性中的一點火焰。

“爺。”年側福晉有些不滿,護著懷中字紙,“你把這兩字塗去,詩意就不分明了。”

四爺隔空虛點著他這胳膊肘往外拐的愛妾,冷笑:“你只說,諫錯了沒有。”

年側福晉思索了一刹那,擡頭道:“那淩霄也沒出來啊。”

“是呀是呀,淩霄要齋戒到幾日?”

“等淩霄出來我一定問問她,我是‘俠’字還是‘朗’字。”

“‘朗’字該是贈福晉的。”

“我們是不是還有幾日能準備禮物?”

“淩霄妹妹愛吃甜的,我親手做些小點心,她指定愛吃。”

女人們嘰嘰喳喳,不一會兒又把生氣的王爺拋到腦後了。

雍王爺暗暗生悶氣,卻又不想在此時強調自己的威嚴,便坐回座位,和桌上獨自飲酒的王妃吐槽:“你看看她們,成什麽樣子。”

四福晉悠然一笑:“我倒覺得這年過得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