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04(第2/3頁)

桃花捧著碗,沒有插話,安靜聽她說。

鄉下是這般,十裏八村,隨便找一人問你們村哪家最豪橫,得出的結果往往都是誰家本事大,誰家兒子多的最豪橫。甭管是搶還是打,人越多勢越大,勢大便人人都怕。

“我爹被人看不起,加上沒兒子養老,在村裏受了半輩子氣,性子養得有些……”她頓了頓,愣是找不到啥詞來形容,“作,村裏人私下都罵他老作鬼。我那幾個妹子小時候被他動輒打罵,長大後相看人家,個個撒潑打滾要嫁到外村,逢年過節也沒回來看過他們一次。只有我和我家二牛,春日播種,夏日插秧,秋日割稻,冬日擔柴火,我娘家那頭的事兒全是我們扛著。他們老兩口,今兒這裏疼,明兒那裏不舒坦,家裏家外都離不得我,照理來說,我和二牛總該比我那幾個妹子強吧?結果怎麽著。”

吳招娣冷笑:“我們夫妻整日累死累活,擱他們老兩口眼裏都是應該的,就為了這幾捆柴火,上門和我鬧,說今年該給他們的拾的過冬柴咋還沒擔來?有時間給外人忙活,咋沒時間給親娘老子拾?他們這話說的是半點不臉紅,我年年給他們拾掇一屋檐的柴火,過年殺豬,他們卻沒給過我一塊肉,反倒是給我幾個出嫁後就沒回過娘家的妹子送肉去。年年初二,沒人回娘家,年年搶收,沒一個女婿回來幫忙,啥事兒都我們幹,回頭啥好的都往別人家送,就為著幾捆柴火,爹罵完我們不夠,隔日娘又上門來哭。”

桃花聽著都覺得腦瓜子疼,攤上這樣的爹娘,真就遠香近臭?隔得近,啥事兒都幹,成了理所當然。離得遠,平日裏連句問候都沒,反而招人惦記?

可這又和她家柴火扯上啥關系了?

見桃花望過來,吳招娣臉都紅了,臊得:“我爹娘那性子,每年都要鬧幾回,村裏人看熱鬧都看習慣了,我心裏雖不滿,但攤上了他們能咋整?要怪只怪我沒幾個妹子聰明,沒想著嫁遠點。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隔日便進山拾了兩捆柴火給娘家擔去,結果……”

她說到這兒,臉色一片漆黑:“進屋就發現屋檐下放著四捆柴火,我自個捆的我咋能認不出來?就是當日我和二牛在山裏拾的!”

當時她便炸了,沖進屋把他爹從床上拽下來,都不需咋逼問,他自個便承認了,理直氣壯得很,就是去衛家“拿”的,他都不覺得那是“偷”,而是“拿”。他女兒女婿擔了幾捆去衛家,他便拿幾捆回來,這咋能算偷呢?柴是他女兒女婿拾的,他不同意把柴火給衛家,自個拿回來咋啦?

只能說遇巧,那四捆還真就是吳招娣兩口子擔下山那幾捆,吳老漢不覺得自己有錯,他還認為自個聰明,偷摸去衛家踩了點,見他家一連幾日都沒人,這才順利把柴火擔回來。

憑啥給他家柴火,辦殺豬酒都不請村裏人。

“何況這柴火本就是我的,那瘸子又不是你親爹,你給他拾什麽柴?傻不溜秋的,讓你上門吃酒,你還客氣上了。”吳老漢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為這次和以往無數次一樣,無論他說了啥做了啥,早上喊肚疼,下午喊頭暈,晚間說腿酸,多折騰人,女兒都會邊罵邊叫男人把他帶去隔壁村看赤腳大夫,“再說,你怕啥啊,他家又沒人,這可是柴,不是金子,往灶膛裏一塞,不消片刻就變成了灰,誰認得啊。”

他說罷哈哈大笑,不覺得這是啥事兒,見她這回來是挑著柴火的,還很得意呢,這不罵上門,她曉得給他擔柴來?

可惜沒等他擺起老子的威風,站在院裏被氣得渾身發抖的吳招娣一把推開他,沖進灶房拎了把菜刀出來,把她娘家的雞鴨殺的殺,捉的捉。

那場面血腥又吵鬧,吳招娣她娘當場便暈了過去,吳老漢沒敢暈,吳招娣也不讓他暈,她抓著被自己當場砍了脖子的雞,紅著一雙眼盯著她爹道:“別人家的柴火塞灶膛裏燒了就認不出,你家的豬肉送給妹子們我沒發現就是不曉得。那這雞呢,是不是我全吃到肚子裏,留下一堆骨頭,也可以說不是你家的?”

“吳招娣你敢!”吳老漢指著她的手都在抖,便是曉得她性子一向逆反,但也沒想過她居然敢殺他的雞!

“我咋不敢?”吳招娣說罷沖進雞舍又殺了一只,“反正你眼裏也沒我,明知曉那是我擔去別人家的柴火,你居然還去偷回來,是要把我的臉皮扔在地上踩嗎?這麽多年,娘家的事兒都是我攬著,一年到頭累死累活還落不著一句好,你一個心氣不順,和娘上我家門指著我鼻子又罵又打,說沒柴火,說我不惦記你們。我就問你們一句,這些年,我那幾個妹子妹夫給你們擔過一捆柴,挑過一桶水嗎?”

她染著雞血的手指著她爹,氣得渾身都在抖,連她擔去衛家的柴火他居然都敢偷回來,他哪裏把她這個女兒放在心上過?若是叫衛家人曉得這事兒,該如何看她吳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