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43(第2/5頁)

可問題也在這兒,衛大虎從馬六那裏打聽來的消息,他們長平縣的大老爺就是個普通官員,他爹那輩還在地裏種田呢,確實有靠山,他老家就背靠著大山呢。

大老爺在長平縣一待就是十幾年,他有那個本事挪窩,還能在這旮旯角待這般久?

這種晉升無望,後頭又沒後台的縣令,若真是毫無腦子只一心剝削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他又能在這個位置一待十幾年?真當上頭都是瞎的?

既然上頭不瞎,下頭還敢猖狂,那就是有所倚仗。

所以長平縣如今的風氣才那般怪異,縣令大人就差告訴所有人,我在往自個兜裏摟銀子,還沒人來管我。

那他這作惡的底氣到底從何而來?

“我就去了一趟府城,想看看到底是咱們長平縣如此,還是府城也是這般。”衛大虎當日從馬六那兒知曉馬臉衙役和朱屠夫之前的關系,他沒有急著行事,反而隔天就去了府城,在府城了待了幾日,四處轉悠打聽消息,這才耽誤了回家。

“府城的情況如何?”衛老頭皺著眉問。

“亂。”衛大虎只用了一個字形容,“我在府城裏和幾個隔壁縣的人搭話,從他們口中得知,他們那裏也是差不多從年初開始,縣裏大大小小的店鋪裏物價突然變高,有的縣裏好些,沒那些亂七八糟的稅目名頭,有些比長平縣更甚,連縣老爺強納民女的事兒都時有發生,上行下效,他們縣裏一片怨聲載道,百姓苦不堪言。”

桃花聽得一個激靈,朝食都吃不下去了,放下了筷子。

衛老頭自個沒有經歷過亂世,他是在山裏出生山裏長大,爹娘去世後,他有次在山裏頭救了陳家的小女兒,也就是衛大虎的娘,這才下了山,在山下安了家。

他沒經歷過,可不代表他啥都不知道,他小時候可是經常聽他爹回憶起當年的往事,山上那一箱子鐵器,便是他爹在那個亂糟糟的年頭從戰場上搜刮來的。他老人家從萬人屍坑裏爬出來,一個不願再去填命的戰場逃兵,只能帶著路上救下的女子往山裏鉆,遠離世事,這才活了下來。

衛老頭是有一點見識的,這點見識全是從他老爹身上學來的,可也僅此而已。但對危險的感知,他比任何人都要敏銳,一處亂,還能說是那片地的官老爺不作為,可若是處處都這般亂,那就是這世道開始不對了。

上頭那些波譎雲詭和他們普通百姓毫無關系,他們只想好好活著,半點不願被世道波及。

衛家從衛大虎他爺那輩開始,就深諳苟日子的深邃,故而衛大虎說完在縣裏和府城的見聞與打聽來的消息,衛老頭立馬做出決定:“不管外頭咋樣,反正跟我們沒關系,趁著縣裏那股風還沒刮到咱們定河鎮來,咱們早做打算。明日你們夫妻倆去鎮上買壇子腌菜,再順道買些糧食回來,不拘是不是陳糧,咱家得開始存糧了。”

衛大虎也是這般打算的,他甚至想把糧食存到山上去,山裏老屋雖然如今沒住人破敗了,但那裏有個地窖能存糧食。

那可比山下安全多了,便是日後真的不好了,他就帶著老爹和媳婦去山裏過日子。

哦對,還要帶上嶽母和滿倉狗子倆兄弟。

甚至於,他往最壞的那方面想,若外頭真如前幾十年那般亂,家家戶戶都得啃樹葉充饑,還要四處抓人去打仗啥的,他還得帶上兩個舅舅家,他不可能自己在山裏過安生日子,看著舅舅家破人亡,那可是他親娘的兩個親兄弟,便不提娘,兩個舅舅對他多好啊,大舅母更是把他當親兒子疼,他幹不出丟下他們這種事兒,良心安不了。這麽一琢磨,是不是得把山裏頭的房子修修,再順便擴建一下?

人屬實不算少啊。

當然,這是最壞的打算,衛大虎說的這些,都是自己打聽來的消息,他們又不是啥大人物,不知道那些掌握著無數百姓生命的大人物是個什麽想法,上頭又是個什麽情況,他們只能用自己的生存本能去思考這變幻莫測的世道,從中尋一條生路。

他們只能活著罷了。

而且還要活得好,不想餓肚子,更要保護自己的家人,在能力所及之處再把在乎的親人納入自己的地盤裏。

這世道未來如何,衛大虎不知曉,更懶得琢磨,反正和他沒關系。既然感知到外頭有了亂的苗頭,他只想趕緊存糧,只要糧食存的多,這裏放點,那裏藏些,管他外頭如何亂,他帶著一大家子往深山裏頭一鉆,只要餓不死,躲個幾年等世道安穩了再下山唄。

只要人活著,比啥都強。

搞錢,存糧,修山裏老屋順便擴建,哦對,還得去瞅瞅那個地窖,最好是山上一個地窖,山下一個地窖。

他甚至還想往更深處探探,尋摸一下有沒有更適合的地兒,那種即便是官爺帶著兵進山也找不到的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