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朕實在心中高興(第2/3頁)

你不知昨日群臣見到去病奔襲的是右北平郡以後,恍然大悟的樣子,實在有趣。”

“這圖上的其他線路,是朕昨晚和群臣勾畫的,也是去病的作戰路線。”

劉徹道:“昨晚他先擊潰了一支六千人的叛軍。

就在眾皆以為他會乘勝追擊,攻襲漁陽關的時候,他忽然隱去蹤跡,調轉兵鋒,轉而大穿插,直奔遼西,遼東郡交界處。

此舉旨在試探叛軍虛實和布防強弱。”

“目前已可確定,叛軍沒有實際掌握東北數郡。

他們甚至不敢公開反叛,穿的甲胄都是仿制我漢軍的樣式,讓人以為是我漢軍的一部分。

各地城池內的民眾,對於突然關閉城門,甚至不清楚原因,還以為是匈奴來攻。叛軍只是控制了少部分官吏,借機開啟城門,想入城謀事罷了。

他們的謀劃剛開始,就被去病奔襲所破。

昨日一晚,去病以三千兵眾,牽動東北數郡形勢,次次行軍皆制敵心腹,碾壓叛軍萬眾而占盡優勢。”

劉徹抿了下嘴:“朕觀之,實在心中欣喜。

連董仲舒等人本來反對戰事,昨晚亦為去病的奔襲用兵,不斷喝彩。

叛軍沒有去病這等良將,再多謀劃也是無用,一擊就破。”

劉清想了想道:“我有事想請教皇兄。”

“嗯。”皇帝道。

“之前淮南反叛後,皇兄似在淮南一事上有些猶豫。

我在想,皇兄是不是從那時候就開始安排布置。你和繡衣令,還有去病,你們設下圈套,在一步步誘使淮南和那支暗中勢力露面?”

皇帝有些驚訝地看了看自家妹妹:“屏嫻你為何有這種猜測?”

劉清道:“皇兄的手段,我自小就是知道的。

劉安雖是我們的皇叔,但他犯了錯,尤其是謀逆的大錯,皇兄不急於處置他,我就覺得不太對。

而皇兄你和去病,茹泊虎都想將暗中那支勢力徹底挖出來,卻苦於沒有太多線索。所以我猜測陛下是在蓄意給淮南王機會,想利用他將暗中勢力全部引出來?”

劉徹啞然失笑:“你猜的不全對,但也沒錯。”

“這事情去病應該也看出了朕的部分用意,但他亦知道的不多。”

劉清應道:“去病銳意兵事,就算看出陛下的打算,只要陛下不說,他也不會問。

這麽說陛下後續的一些表現,確實是故意在混淆別人的判斷?

陛下在一些大臣面前或喜或怒,也不露心中意圖,是在擔心大臣,或者說宮裏也有那支暗中勢力的眼線?”

皇帝哈哈大笑:“朕的皇妹真是聰明。

還是那句話,你說的不全對,但能分析出這些已然不易。

你可是剛才聽了朕問茹泊虎,找沒找到那支暗中勢力蟄伏隱藏的地方,才想到朕可能是一直有布置,在關注暗中那股勢力,所以茹泊虎才能循跡找到對方的隱藏地點?

朕的身邊倒是不至於有問題,不然朕不會看不出來。

朕是怕有些臣子,他們接觸的人有問題,所以在部分臣子面前隱藏心中所想,是有必要的。”

皇帝反問劉清:“屏嫻你素來淡漠,對這些爭鬥之事不太關心,今日為何刻意表現,要分析朕的想法。

你可是有什麽目的?”

劉清不答反問道:“去病每次出征,最先得到他征戰消息的,好像都是繡衣的人?”

“嗯?”

“繡衣令麾下有人出了問題,被其親手除掉,那個位置至今沒有補充,算是繡衣的掌令副史。

皇兄將繡衣的這部分權柄交給我如何?”劉清眨巴著清麗的眸子問。

劉徹皺眉道:“你想掌控繡衣的部分權柄,就為了在戰時能及時獲知去病的消息?

胡鬧,不行。”

劉清並不著急。

這事要慢慢來。

她也沒指望能一次成功,先給皇帝留個印象,遂換了個話題:“去病此時在幹什麽?”

“看看?”皇帝道。

劉清的眸子明亮,輕輕點頭。

皇帝嫻熟地取出那面青銅鏡,以國運融入。

下一刻,鏡面上就浮現出畫面。

漁陽郡的關城之外,艷陽高照。

熊嚴正帶領殘兵敗將馳騁來到城下,大喝道:“快開城門,開城門!”

他一邊說話,一邊頻頻觀望身後。

這一幕出現在鏡子裏,皇帝有著一瞬間的驚訝:“去病要破漁陽關了。”

漁陽關外,城門緩緩開啟。

熊嚴帶領的殘兵,倏地沖進了漁陽關城。

這支隊伍進城後氣勢頓變。

熊嚴翻身下馬,帶人登上城頭,突然揮劍,居然砍殺了守城的叛軍頭目,並大喝道:“繳械。”

此時方才看清熊嚴身後跟進來的殘兵,竟大半是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