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第2/3頁)

國太夫人仔細思量,很快有所了悟。

“繆良。”

“仆在。”

“召諸公子及女公子,言有要事。”

“諾。”

繆良沒有多問,領命後離開大殿。

騎士和他一同離開,腳步聲逐漸遠去,背影很快消失在廊下。

殿門合攏,國太夫人獨自坐在殿內,面前擺放著林珩的書信,良久陷入沉思。

她想起林珩歸國之初,向她展示出的那幅輿圖。

四海八荒,天下之廣,化外之地盡可取。

驅諸胡探路看似簡單,實則頗有難度。

以晉軍的戰鬥力,驅趕胡部不在話下。難的是如何找到他們。再者,還要提防他們去而復返,繼續危害邊境。

“國君有意逐鹿中原,勝負未分,暫不能揮師向北。然輿圖公布,必有人紛至沓來,荒漠遲早要分割。”

故而,林珩才會提出占定先機。

做法十分簡單,在諸侯忙於會盟時,由國太夫人安排人手,搶先一步在荒漠布局。

“氏族暫不能調,那麽,唯有宗室。”

國太夫人決定召見幽王的兒女,觀其是否可用,又有多少能用。其後再見宗伯,繼續從宗室內部選派人手。

“公子舞象之年即能領兵,可惜女公子開府者少。”國太夫人搖搖頭,不由得心生惋惜。

晉室女公子中,只有林樂選擇開府,有大展宏圖之志。

她的幾個姐妹未必無才,但錯過了林珩給予的機會,再想從頭開始就不是那麽容易。

“選擇……”

國太夫人忽然頓住。

想當初,國君力排眾議下詔女公子開府,莫非早就料到會有今日?

思量許久,國太夫人垂下眼簾,捏了捏眉心。

人言今上肖似烈公,如今來看,何止是相似,更是智高一籌。

比較之下,幽公既不肖父,也比不上兒子,在位幾十年建樹寥寥,卻鬧得朝堂上烏煙瘴氣,當真是沒眼看。

實在不能想,越想越氣。

國太夫人深吸一口氣,壓下突起的煩躁,注意力重新移回來,思量如何安排才能順利布局,先一步在四境之外打開局面。

林珩與國太夫人通信,晉國的拓土計劃即將開始。

楚煜三人也不甘落後,趕在會盟之前,各自派人通知國內,先眾人一步展開行動。

楚煜將重任托付給松陽君和鐘離君,不僅召兩人詳談,還送給兩人一張縮小的輿圖。雖不及林珩展示的詳細,卻也足夠震撼。

輿圖拿在手中,兩人陷入震驚,遲遲說不出一個字。直至談話結束,兩人告辭離開大帳,驚訝之情仍揮之不去。

站在中軍大帳外,兩人對視一眼,聯袂去往鐘離君帳內,抓緊商議該如何安排。

“君上之意,越國不近荒漠,北上定慢於晉國,無妨兵分兩路,選人分遣南北。”鐘離君振袖落座,端起茶盞一飲而盡,聲音仍有些發緊。

“南有瘴癘,恐有危險。”松陽君提出現實問題。

“晉有解毒之方,君上正設法向晉王購買。此外,還可召集國內良醫,遍尋能人異士,許下重利,未必不能尋到更多良方。”鐘離君深思熟慮,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通過楚煜拿出的輿圖,他徹底打開眼界。

大丈夫在世,理應建功立業。

“上京衰敗,天子如熒燭,威嚴蕩然無存。君上乃不世出的英主,有心問鼎天下,你我自當鼎力輔佐。然大爭之世,雄主輩出,如晉王,今為同盟,遲早有一天變作對手。還有楚王,越之仇敵,必刀鋒相見。齊王亦有雄心,不可輕忽。這些化外之地便是我等的退路。”

不言勝,先思退路,非是長他人志氣,而是基於理性思考。

畢竟世事難料,諸國間的形勢瞬息萬變。

進則生,退則衰,上京就是鐵證。

越不可能偏安一隅,以國君的野心,勢必要逐鹿中原,問鼎天下。

越國固強,對手同樣不弱。越人狂傲不假,卻不會盲目自信,更不會小視天下英雄,尤其是勢均力敵的大國。

對於鐘離君所言,松陽君並無異議。

兩人商定之後,各自書信一封,交心腹送回國內。

“膝下諸子,還有宗室兒郎,該是為國出力之時。”

不同於林珩和楚煜各自安排,楚項和趙弼聚到一處,經過一番商討,齊使和楚臣一同出發,星夜兼程奔赴紀州城。

“公子弦在楚都縱火,傷女公子妍,驚楚王之父,當懲。女公子妍鞭齊國公子,枷之囚籠,城內示眾,也當懲。”

“依律,皆當流徙。”

“今改以率兵驅胡蠻,開拓化外之境,則兩國盟約不破。”

楚項和趙弼對面而坐,兩國的氏族分坐在他們身後。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拉扯,雙方終於達成協議,不興兵,暫罷幹戈,繼續維持兩國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