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第2/3頁)

“晉王,越王,楚王,齊王。”

認真衡量之後,他選擇投向晉王。

諸侯結盟並不牢靠,常見左右搖擺。尤其是小諸侯,今日簽訂盟書,明日就親手撕毀的不在少數。

王子歲卻不能這麽做。

既然要投向晉王,必然要堅定不移,不能搖擺不定。

鑒於他人在上京,需要顧及王族臉面,行事不能太過,這才找上刁完。若不然,他更想拜訪晉王,請晉王推薦賢才。

“古有大才佩五國印,我以晉人為相未為不可。”

可惜現實不允許他這麽做,真正求上門,林珩也不會答應。

臨近正午,雪逐漸減小。

風雪不再阻路,城中街道上終於有了人跡。

數輛馬車行出城東,車上都是王子歲的門客,奉命為他招攬人才,整日裏奔波忙碌。

上京貴族屍位素餐,大多不思進取。然沙裏淘金,也能找到可用之人。

這些人大多懷才不遇,不願與庸碌蠹蟲同流合汙,常年遭到邊緣化,在家族中毫不起眼。

王子歲來者不拒,無論是君子良才還是雞鳴狗盜,只要有一技之長,他全部願意收下。

今日派出的門客,有半數也是臨時招攬。為展現本領都是削尖了腦袋,將熟悉的家族挖個底朝天,用最短的時間幫助王子歲組成班底,人員綽綽有余。

天子在宮內養傷,對王子歲的動作知曉不多。反倒是諸侯關注城內,對他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

正如此刻,四大諸侯齊聚晉王的中軍大帳,言及外封的王族,自然不會遺漏即將開國的王子歲。只是幾人的重點不在他身上,直接一帶而過。

大帳內燃燒三只銅爐,暖意融融,驅散了冬日寒冷。

林珩和楚煜並排而坐,兩人對面是楚項和趙弼。

四人面前各設一張方桌,桌上擺設小鼎和碗盤,並有一只酒壺,都是晉地出產。

鼎中的肉湯冒著熱氣,大塊的燉肉在湯中翻滾,已經燉煮得酥爛。盤中擺放炙肉,水煮的萊菔,碗中則是不同口味的醬。

主食為粟飯和稻飯,還有蒸烤的麥餅。餅有兩味,鹹的是肉餅,甜的是蜜餅,後者更合楚煜的胃口。

值得一提的是,楚項也喜食甜,吃完盤中的蜜餅,仍是意猶未盡。

林珩看在眼中,又命人送上蜜餅,擺放到楚煜和楚項面前。既然宴客,自然要讓客人吃得盡興。

相比之下,趙弼鹹甜皆可,不見偏愛。倒是胃口同樣不小,和兩人不相上下。

膳食畢,碗盤被撤走,侍人點燃熏香,送上茶湯,隨即退出帳外。

林珩端起杯盞飲下一口,目及對面的兩人,也不拐彎抹角,直言道:“連伯姬超劫廢王,有意殺之。”

聞言,楚項和趙弼皆未現異色,顯然早已經知曉。

楚項拿出姬超送來的親筆書信,攤開擺在身前,道:“姬超不僅要殺廢王,更要亂王室,間諸侯,禍亂天下。”

林珩和楚煜對視一眼,後者也拿出一卷竹簡,攤開來對照,都是寥寥百余字,蓋有姬超私印,文字內容一般無二。

“晉王邀我等前來,料想已有對策?”趙弼看向林珩,玉冠垂下長纓,末端綴有珊瑚,色澤艷麗,與服色形成鮮明對比。

“姬超設局,誘之以利。我意將計就計,宣廢王行徑於天下,以弱王室。”林珩這番話毫不掩飾,坦然道出自己的野心。

楚煜早有所知,手指撫摸茶盞,目光迎向對面兩人,瞳孔幽暗,隱藏刀鋒。

楚項和趙弼短暫驚訝,旋即恢復平靜。

身為大國諸侯,豈能沒有霸道之心。何況楚共公曾問鼎於天子,稱雄之心早就顯露無疑。

“疆域,人口,王城,正統。”趙弼一項項列舉,言簡意賅,相信在場之人都能明白,“一時能止,不能長久扼制。”

諸侯結盟意不在和,而在爭,在戰,在廝殺。

姬超設下陽謀,縱然知曉他為挑起爭端,也會有人心甘情願入局。如吳國,數年間崛起,不甘於屈居人下,極可能借機起兵。

“先並鄰國,納附庸,再下盟國,以逐鹿中原,霸天下。”楚煜笑著開口,似在言吳,實則說的是楚國壯大的過程。

楚項瞥他一眼,沒有針鋒相對,而是接過趙弼的話,繼續闡明現實:“諸侯相爭,不能一國霸道,則戰不止。”

王朝分封,天子強,則諸侯俯首,天下太平。一旦王城衰弱,便如今日,諸侯生出野心,勢必掀起戰火。

復仇,利益。

疆域,人口,財富。

理由多種多樣,歸結為一句話:大爭之世,霸道者存。

趙弼和楚項也算是直白,在旗鼓相當的對手面前,他們沒有偽裝,也沒有故作謊言,直接揭開爭鬥根源。

“縱無姬超挑撥,戰仍會起。”楚項坦言。

四人開誠布公,關於野心,關於家國利益,全部擺上明面。